到此为止,一切都还正常公平,议论也不过分。直到出来一条爆炸性新闻: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在28个班级中各精选了一个文理班,不仅师资力量是最好的,而且大学夏令营提前录取的比例也会大幅度倾斜。而其中的学生吗,除了按比例抽调一部分,剩下的就看谁的家长给力了。
开始大家都是不怎么信的,但也怪了这股风刮的特别大,各种细节有鼻子有眼,学校再怎么辟谣,都经不住不少家长去走门子,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吗?
而学生们自己呢,这种关乎切身利益的事,又怎么可能不上心?秦放、乔宓这种好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被孤立。
人在关乎自己利益的时候很难将心比心。
云暖就亲眼看见,秦放,这个不苟言笑的大男孩在操场上新装的沙包上不住锤击,古木参天的树荫都无法阻止他大汗淋淋,气喘吁吁。像是要把满腔的郁闷发泄出来。
那一刻,她心纠了一下,鬼使神差地走过去,也不顾及别人的眼光,轻声对他说:
冉云暖“你别这样,他们是嫉妒你的。”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说话。
说完也有点懊恼,这是劝人的话吗?怎么干巴巴的,不过秦放明显愣了一下,他用牧泉的话来说有些闷骚,但还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点了点头,说了句:
秦放“谢谢你,冉云暖同学。”
尽管毫无营养,但却是心仪的男孩子专属于她的回应,让她无法不怦然心动。
喜欢果然是不讲理的。
------
然而,属于云暖的一点小小美好无法阻止小校园里的火烧燎原,高三的学生高考之后,他们重返校园,年级主任也正式发布了分科的决议,每个人的文理选择都是自愿的,但具体属于哪一班就是学校决定的了。
理科18个班,文科10个班。理所当然的,生物成绩能傲视全校的秦放选择了理科,方进、牧泉和黄怡他们也不例外,只是乔宓居然出乎意料地选择了文科,倒是让人大跌眼镜。
要知道,她虽然历史学的不错,但数学是能考135的人啊。
对此乔宓对沈峦说:
乔宓“难道文科生就不考数学了?”
好吧,你学习好,说的都对。
从高二开始实行走读制度,除了文理小三科分开,仍旧在一起上大课和早晚自习已经在原来的班级里。
可这都不是重点,负责秦放的班主任是刚退下来的毕业班王牌讲师,给乔宓代课的是蝉联市优秀教师的教学组长,夏子晴明明都分好班了,硬是给转去了和乔宓一个班。
更过分的是,七月一到,去往上海大学参观的名额就下来了。
这么明显,要是说没有暗箱操作,真是对着棺材说谎,糊弄鬼呢。
一时间油锅入水,人声鼎沸,家长们不知道怎么反应的,学生们才是第一次感觉到人生原来是那么的不公平,有往市教育局举报的,有消极抵抗的。最无语的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名侦探,把无数个同学的隐私被扒了出来。
秦放的父亲专职陪读,全家都靠母亲养着;夏子晴那个爹位不高权却重,把自己的闺女惯坏了;冉云暖家开的学屋没证件;方进看不起女生,觉得她们都拜金。至于黄怡,那就不用多说了。反正荒诞地想听人家墙角似的。
最令人震撼的是乔宓,她一时间成了话题的中心,各种传言组织成了一个半真半假“悲惨世界”。
乔宓的爸爸出差的时候死在了外地,当时她还只有五岁,她妈妈为了养活女儿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加点,她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其实是乔家爷爷奶奶来照顾乔宓),后来她上初中的时候吧,妈妈和一个青州的建材商结婚了,这两年安顿了下来,要把她接走,可乔宓的心结很大,死活不干,母女俩为此天天冲突,她也是一气之下才学的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