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回到平镇,赵瑜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从街边的变化无不叙说着时间的流逝。
赵瑜只是简单背了个包,下了班车以后就去路旁的小超市买了瓶白桃乌龙茶,甜甜的,赵瑜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平镇虽然近些年发展好了很多,但并没有宾馆,赵瑜也没打算多呆,只想着去看看之前教过的学生就行。
现在是暑假,赵瑜曾经教过的学生大多都上了大学,也有辍学打工的。
家里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再继续读书,早早就步入社会,成为了那个顶梁柱。
这次来主要是来看一个正在读大二的学生,就读于贵师大。
现在才早上十点半,那个叫彩萍的女孩昨天说自己大概一两点就做完农活回来了,赵瑜转身回去买了两箱牛奶就朝一个巷口是派出所的巷子走去。
她准备先去看看之前的朋友,是一个五十几岁已经快退休的老教师,在她刚来很不适应的时候这个老师很是照顾她。
在老教师热情的招待下,赵瑜十二点多才带着微鼓的肚子出了门,不管过了多久,她还是觉得有点吃不消。
太热情了,她的推辞仿佛就是无用功,挡不住,根本挡不住。
老师的家是在山脚,在往前有一点,有一座建立时间不短的寺庙,赵瑜曾是那里的常客。
寺庙是个很安静的地方,虽然赵瑜是无神论者,但却很喜欢去院子里的石凳坐坐。
树荫下,一盏清茶,不远处是袅袅的香火,听着各色的鸟鸣,一切的烦恼仿佛一去不返,格外心静。
不过二十分钟,赵瑜就来到了那有些几十阶梯的寺庙门口,远远地就能隐隐看见富乐寺那字体遒劲的匾额。
时间没有在这里留下什么痕迹,寺院里面的摆设几乎没什么变化。
虽说是寺庙,但其实没有僧人,守庙的是一个胡子有点花白的老汉。
如果下午来,还能碰着一些来陪他一起守庙的老汉,中午却是静悄悄的,那老汉估计在屋里午睡。
赵瑜没发出多大的声音,就是简单的在院子里转了转,也没上香,看着时间差不太多,就转身去了那个学生家里。
那个学生的家里离得不远,出了庙往西不到一公里就到了,赵瑜对这里很熟悉,之前没事的时候会跟着大娘们一起去山里采草药。
凭着记忆就找到了在初中旧址旁边住着的彩萍家里。
家里的门虚掩着,赵瑜轻轻推门进去,院子里没人。
赵瑜也没乱走,掏出手机给彩萍发了个消息,就随手从包里掏出早上坐车顺手接过来的传单铺在台阶上,旁边放着之前买的牛奶,边看手机边等着彩萍的回复。
彩萍说自己的爷爷在家,让她先在客厅坐坐,她们马上就回来。
看着对面掩不住开心的回复,赵瑜也笑了起来,爷爷可能是在睡觉,赵瑜没好意思去打扰,安心坐在台阶上发着呆,回想着彩萍的长相。
完蛋,丝毫没什么印象,她忘记自己有点脸盲了。
依稀记得彩萍的声音是那种有点清冽的声音,很洪亮,她回答问题声音比平常人都大很多,赵瑜记得很清楚。
玩着手机赵瑜也没觉得无聊,反而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镇,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