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笙会答应和姜雪宁一起来灯会的原因有三。
一是当初和谢危说自己是想看京城的灯会才来的京城,谢危已是少师,性格多疑,难保不会派人暗自探查是不是如她所说晚上来逛了灯会。
二是姜雪宁当时言辞诚恳,前世里她们也不是没有感情,谭笙会帮姜雪宁替张遮求情,也是有多年的情分在。
三是,她自己也想来看灯会。
这三种原因掺杂在一起,在燕临面前她还需装一装,于是她一脸无辜样,连带着眼神也懵懂起来,
谭笙“自然是想来就来了。”
她说得自然,就好似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丝毫无外力干涉一般。
燕临一时愣住,虽说他已察觉到这件事不像谭笙说得那么简单,但她装得如此坦然,居然比说胡话的姜雪宁还要正常三分。
街边的小贩在叫卖吃食,谭笙眼尖,一眼便看见了桥上的那个小贩在卖鸡头米。
她想也没想,直接开口道:
谭笙“鸡头米,给姜雪宁买筐去?”
她丝毫没觉得自己这么说有什么不对,她看着叫卖鸡头米小贩,眼神里透露出一股怀念来。
别误会,倒不是怀念前世里的姜雪宁,而是那一段还未走投无路的时光。
她跟着燕临走到卖鸡头米的小贩旁,燕临问了老板几句,然后从一筐鸡头米里随手捏了几颗。
谭笙一时没反应过来,看向燕临的眼睛里写满了“给我吗?”这一疑问。
燕临点头。
谭笙连忙伸手去接,然后用力一捏便剥了壳,放到嘴里尝了一口。
这不是她喜欢的味道,但姜雪宁会喜欢。
于是她略一点头。
见此,燕临丢给小贩一块银两,直接拿了那筐鸡头米便走。
走了几步,燕临忽然停下,把那筐鸡头米交到谭笙手里。
谭笙“…?”
燕临“不是你要买吗?”
燕临也故作无辜装,转身走了。
燕临是这种人?
谭笙艰难的从这种震惊里回过神来,提着筐追上去,他去的方向是白果寺,不如一道同去。
燕临“你怎么会出现在清远侯府。”
白果寺的钟声响起,在钟声渐渐平淡之后,燕临忽然问道,
谭笙“我拿了谢少师的帖子,算是还个人情。”
谭笙“他无暇分身,我便顺道走一走。”
谭笙脸不红心不跳,半真半假说得跟真的一样。
只是这谢少师的名头过于的让人信服,燕临在短暂的惊讶的之后居然完全的相信了这个鬼话。
燕临“你居然是先生的人?”
谭笙“…有话好好说?”
谭笙“别凭空污蔑人清白。”
燕临“不是…我的意识是,你居然是先生的旧友?”
谭笙“旧友?”
不知怎的,谭笙忽然想起那弃他而去的上京途。
文弱的书生抱着他的琴,怎的都不肯放手,大雪封山,寒冷刺骨的风争先恐后钻进胸腔,她又急又气,被风雪压得喘不过气来。
谭笙“我不是。”
谭笙“旧识罢了。”
.
某辞看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