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许叶侦探禄
本书标签: 都市  侦探 

第二百七十三章清楚与模糊上

许叶侦探禄

“七天后”,苏蓝儿子为了你的幸福我真的好纠结你长得不出重,马青卓老妈你别多想随缘了到了或者没了我也没办法“三天后发现尸体”许叶这一次应该怎么判断呢?泠紫娟师父你带我来就是侦探考试吗?

  这串如同被恐慌撕裂的、不合逻辑的词句,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许叶清晨的宁静。他坐在自己那间堆满了卷宗和书籍的公寓里,窗外天色灰蒙,一如他此刻的心情。这串信息是三天前,在“马青卓老妈”——马青卓女士的尸体被发现后,警方从她手机里恢复的最后一条草稿,收件人是“苏蓝”。

  许叶,市局刑侦支队最年轻也最富争议的警探,正对着一杯早已冷却的黑咖啡发呆。这案子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邪门的味道。

  死者马青卓,五十八岁,独居,退休前是市图书馆的古籍管理员。一个与世无争、生活规律到刻板的老太太。三天前的清晨,她被前来送早餐的社区志愿者发现倒毙在书房的地板上,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意外死亡。法医初步鉴定也支持了这一点,死者有长期心脏病史,现场无任何打斗痕迹,门窗完好,财物无一缺失。

  一切本该就此结案,归档,然后被遗忘。但偏偏是这条诡异的短信草稿,像一根看不见的刺,扎进了许叶的心里。它不通顺,它混乱,它充满了绝望和一种近乎呓语的疯狂。许叶不相信一个临死前还在编辑短信的人,其死亡会如此简单。这串文字,就是马青卓女士留在世上的最后遗言,是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敲响的警钟。

  “为了你的幸福我真的好纠结”——谁的幸福?苏蓝的幸福吗?苏蓝是谁?她的儿子?还是她的朋友?

  “你长得不出重”——这显然是语音输入的错误,结合上下文,最有可能的是“你长得不出众”或者“你承担不了重任”。这像是一句评价,一句带着贬低和担忧的评价。

  “马青卓老妈你别多想随缘了”——这是在以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仿佛在跟另一个“自己”对话,又像是在劝慰收信人“苏蓝”,让她别多想,一切随缘。

  “到了或者没了我也没办法”——这是彻底的放弃,是预感到某种无法挽回的结局即将到来。

  而最让许叶脊背发凉的,是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时间状语。“七天后”和“三天后发现尸体”。马青卓是在三天前被发现的,那么“七天后”又是什么?是一个预言?一个计划?还是一个与死亡相关的倒计时?从她发出这条混乱信息的草稿,到她真正死亡,中间隔了四天。这四天里,发生了什么?

  许叶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仿佛在弹奏一首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悬疑乐章。他重新调出了马青卓的卷宗,这一次,他不再把它当作一桩意外案来看待。他要把它当作一桩谋杀案来侦办,一桩用最完美手段伪装成意外的谋杀案。

  他首先从“苏蓝”这个关键人物入手。马青卓的通讯录里只有一个叫“苏蓝”的人,备注是“儿子”。但户籍信息显示,马青卓终身未婚,无子女。这个“苏蓝”,是谁?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一栋老旧公寓里,泠紫娟正紧张地跟在她师父的身后。她的师父,姓秦,是一位不问世事、隐居在市井中的奇人。没人知道他的全名,只知道他姓秦,人人都称他“秦师父”。秦师父年轻时曾是名震一时的“私家侦探”,后来金盆洗手,开了一家小小的古董修复店,实则仍在用他那双洞悉人心的眼睛,观察着这个城市的暗流。

  泠紫娟是秦师父捡来的孤儿,从小跟着他学习察言观色、逻辑推理和一些不为人知的“江湖手段”。她聪明、机敏,但缺乏实战经验,内心深处总渴望着能像师父一样,成为能够解开谜团的人。

  今天一早,秦师父破天荒地叫上她,说带她去“参加一场考试”。泠紫娟的心既激动又忐忑。她以为师父会带她去见什么大人物,或者解开什么尘封的谜题。可车子七拐八绕,最终停在了市局刑侦支队的门口。

  “师父,你带我来就是侦探考试吗?”泠紫娟看着那庄严的国徽,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她不明白,师父的“考试”为什么会和警察扯上关系。

  秦师父没有回答她,只是用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推开车门,走了进去。泠紫娟连忙跟上。

  他们通过内部关系,直接来到了许叶的办公室。当许叶看到秦师父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敬意。他知道这位传说中的“秦先生”,也曾数次在棘手的案件中,得益于他不着痕迹的点拨。

  “许警官,好久不见。”秦师父的声音平和而沉稳,“听说你遇到了一个‘说不通’的案子。”

  许叶苦笑了一下,将那串短信草稿推到秦师父面前。“秦先生,您看这个。我觉得,这不是意外,而是一份用密码写成的遗书和控诉书。”

  秦师父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了起来。泠紫娟也好奇地凑过去,当她看到那串文字时,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她虽然不明白全部意思,但那种混乱中的逻辑,那种濒死前的挣扎感,让她感到一阵心悸。

  “‘苏蓝’……”秦师父沉吟道,“许警官,你查过马青卓过去三十年的人际关系吗?尤其是,她有没有一个特别亲近的晚辈,或者一个她视若己出的学生?”

  许叶一愣,摇了摇头:“目前只查了她的近亲属和社交圈,都是些退休同事和街坊邻居。”

  “那就查查她三十年前的工作记录。”秦师父的语气不容置疑,“她曾是图书馆的古籍管理员,那个年代,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会经常泡在图书馆。或许,‘苏蓝’就是她当年资助过、或者引导过的某个学生。”

  许叶立刻明白了。他马上打电话给手下,让他们去图书馆档案馆,调取马青卓三十年前的工作日志和借阅记录。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许叶向秦师父介绍了案情,泠紫娟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信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真实的案件,那些在书本上学到的推理技巧,此刻正变得鲜活而残酷。

  两个小时后,电话回过来了。一个重要的发现浮出水面。三十年前,马青卓确实曾长期指导一个名叫“林苏兰”的文学女青年。林苏兰出身贫寒,但极有天赋,马青卓不仅借给她大量珍贵书籍,还曾私下资助过她的生活。后来,林苏兰嫁给了一位富商,移居海外,便与马青卓断了联系。

  “林苏兰……苏蓝……”许叶喃喃自语,“名字对上了。但她是死者的‘儿子’?这又是什么意思?”

  泠紫娟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让在场的两个男人都看向了她:“师父,许警官,我有个想法。‘儿子’会不会不是指血缘,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比如,马青卓女士把自己未竟的文学梦想,寄托在了林苏兰身上,把她当成了自己的‘精神之子’?”

  秦师父赞许地点了点头:“紫娟说得有道理。这种情感,在师徒或忘年交之间很常见。那么,这条短信,就是马青卓写给林苏兰的。”

  线索似乎清晰了一些。许叶立刻动用国际刑警组织的关系,调查林苏兰的现状。很快,结果传来:林苏兰,现年五十五岁,丈夫五年前去世,她继承了巨额遗产,但近年来深居简出,据说精神状况不佳。她有一个儿子,名叫周卓,二十八岁,在国内经营一家投资公司,正是风生水起之时。

  “周卓……马青卓……”许叶的瞳孔骤然收缩,“‘马青卓老妈’!周卓称呼马青卓为‘老妈’?”

  谜团的拼图,开始呈现出它狰狞的面目。

  许叶和泠紫娟立刻动身,前往周卓的公司。他们见到了这个年轻英俊、谈吐不凡的CEO。当许叶问及他是否认识马青卓时,周卓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恢复了镇定。

  “马阿姨?我小时候,母亲曾带我去见过她几次。她是个很有学问的老人。”周卓的回答滴水不漏。

  “仅仅是见过几次吗?”许叶紧追不舍,“据我们了解,你母亲林苏兰女士和马青卓女士情同母女。而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由马青卓女士照顾长大的,不是吗?”

  周卓的脸色终于变了。他沉默了片刻,点燃了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复杂而痛苦。

  “是。”他承认了,“我父母生意忙,我十岁到十五岁那几年,确实是被寄养在马阿姨家。她……她对我很好,教我读书,给我讲历史。我确实叫她‘老妈’。”

  “那你为什么在她死后,一次都没有出现过?”许叶的语气变得严厉。

  周卓苦笑了一下:“因为……我们之间,有些不愉快。五年前,我父亲去世,母亲精神崩溃,我回国接手公司。当时公司资金链断裂,我急需一笔钱周转。我……我向马阿姨借过一笔她毕生的积蓄,大概三百万。我承诺一年后连本带利还给她。但后来,投资失败,我不仅没还上钱,还亏了更多。马阿姨很失望,她觉得我辜负了她的期望,也辜负了我母亲的信任。我们大吵了一架,她说再也不想见我。”

  “所以,你就动了杀心?”许叶的语气冰冷。

  “不!”周卓猛地站起来,激动地否认,“我没有!虽然我恨她不理解我,但她毕竟是我的‘老妈’!我怎么可能杀她?”

  他的否认听起来情真意切,但许叶知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亲情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

  然而,就在这时,泠紫娟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她一直安静地观察着周卓,注意到了他办公桌上摆着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年轻的周卓和马青卓站在一起,笑得很开心。背景,是马青卓那个堆满古籍的书房。

  “周先生,”泠紫娟的声音清脆而冷静,“我想问一下,马阿姨书房里,是不是有一个很漂亮的青花瓷瓶?”

  周卓愣了一下,点点头:“是,那是她最宝贝的东西,据说是明朝的官窑,价值连城。她从不让别人碰。”

  “那您知道,那个瓷瓶,现在在哪里吗?”泠紫娟追问。

  周卓皱了皱眉:“我不知道。案发后,警方作为证物封存了吧?”

  “不,”泠紫娟摇了摇头,转向许叶,“许警官,我刚才在案发现场的照片里,没有看到那个青花瓷瓶。法医报告里,也没有提到这个易碎的贵重物品。一个如此珍视它的老人,不可能把它随意收起来。它,不见了。”

  许叶心中一凛。他立刻打电话回局里确认,得到的答复是:现场确实没有发现青花瓷瓶。这个细节,在最初的勘查中被忽略了。

  “那个瓷瓶,”秦师父缓缓开口,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是马青卓和林苏兰友谊的见证。当年林苏兰出国,马青卓送给她,说这是‘苏兰’的‘兰’。后来林苏兰又把它还给了马青卓,说这是她‘精神的根’,应该留在滋养它的人身边。这个瓶子,对她们两人,意义非凡。”

  周卓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许叶仿佛抓住了关键:“周卓,你杀了马青卓,偷走了那个青花瓷瓶,对不对?你为了偿还债务,或者是为了填补你投资的窟窿,不惜对你曾经的‘老妈’下手!”

  “我没有!”周卓还在做最后的挣扎,“我没有杀她!我只是……只是在她死后,偷偷回去拿走了那个瓶子!我欠了高利贷,他们逼得我走投无路,我想把瓶子卖了换钱!我到的时候,她已经……已经倒在地上了!我真的没有杀她!”

  他的话,半真半假。许叶的直觉告诉他,周卓没有说谎。他确实没有直接动手杀人。但是,他一定和马青卓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这条短信,你怎么解释?”许叶将打印出来的短信草稿拍在桌上,“‘七天后’是什么意思?‘三天后发现尸体’又是什么?”

  周卓看着那串文字,浑身颤抖起来。他终于崩溃了,瘫坐在椅子上,断断续续地说出了真相。

  “七天后……七天后,是我和债主约定的最后还款日。我告诉马阿姨,我遇到了麻烦,需要她的帮助。她听了之后,非常生气,也很纠结。她说,‘为了你的幸福我真的好纠结’,她不知道该不该再帮我,她觉得我‘长得不出重’——承担不起重任,会毁了自己。她劝我‘别多想,随缘了’,她说如果我真的走到了那一步,‘到了或者没了我也没办法’,她不会再管我。”

  “我们大吵了一架。我说她冷血,说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比不上一个破瓶子。她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门口让我滚。我……我就走了。三天后,我听说她死了。我害怕极了,我怕警察查到我头上,更怕别人知道我为了钱和她吵架。所以,我偷偷溜回她的房子,想拿走那个瓶子,把它卖掉,然后跑路。我进去的时候,她……她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以为她是被我气死的,是我害死了她……我吓得拿了瓶子就跑了……”

  周卓的供述,让案情似乎有了结论。马青卓是因为与周卓的激烈争吵,情绪激动,引发心脏病而亡。周卓只是盗窃了现场的财物,并非杀人凶手。

  但许叶和泠紫娟都觉得,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那个“七天后”的倒计时,那条混乱的短信,依然像一团迷雾。如果只是气死,为什么马青卓要用如此诡异的方式留下“遗言”?她为什么不直接打给林苏兰,而是编辑一条永远发不出去的草稿?

  “师父,”泠紫娟转向秦师父,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案子,还有别的疑点,对吗?”

  秦师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许警

上一章 第二百七十二章采访下 许叶侦探禄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清楚与模糊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