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晏知道自己这么做,一定会惹得宗室子弟抱怨纷纷,但是一堆只知道享受,半点儿正事都不会干的蛀虫米虫,他早就想连根拔起了。
怡亲王,庄亲王等人一开始也有些犹豫,觉得弘晏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
弘晏便带着几位叔叔,还有几个堂兄弟们微服出宫,叫他们亲眼看见了那些八旗子弟们都是怎么生活的。仗着父辈的功勋,便整天招猫逗狗,吃喝嫖赌。
一点儿都没有刚入关时的精气神。
仗着自己是满人的身份,便处处看不上汉人百姓,对那些人随意欺凌。
寻了家酒楼,包下一整层楼之后,弘晏亲自给几位叔叔倒了水,这才坐下。
“叔叔们觉得,我八旗子弟可还有当初的模样?便是与叔叔们年轻的时候相较,又如何?”
庄亲王与怡亲王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弘晏便继续道:“说一句不怕叔叔们生气的话,咱们要是再不做出改变,只怕白莲教那样的反清复明的组织,只会越来越多。”
“他们敢!”
“有何不敢?满人人数几何?汉人又有多少?当初他们可以推翻元朝,谁又能知道,日后不会再有汉人出现,推翻了我大清?”
“你这是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庄亲王又哼了一声,有些听不下去弘晏的话。
怡亲王却是开始思考弘晏的话,不得不说,弘晏说的话的确是难听了一些,却也不是没有可能。
自古以来,每一朝的开国君主都觉得自己的朝代可以千秋万代,但终有一日,总会被其他人推翻。
弘晏身为帝王,可以看出这其中的利弊,并且愿意做出改变,也是一种巨大的勇气。
他咳嗽了两声,自从先帝去世之后,怡亲王的身体也越发的不好。
但是因为记着先帝临终所托,也因为他不放心这个还年轻的侄儿,所以一直撑着。
但今日之后,怡亲王知道,自己可以安心了。日后就算是见到皇兄,他也可以骄傲的告诉皇兄,他生了一个很好很大的儿子。
送弘晏回宫之后,怡亲王喊了庄亲王一起回府,他看的出庄亲王还在为着弘晏的话生气,便出声劝解了几句。
庄亲王见兄长没有生气,还一副很赞许的表情,到底还是有些接受不来的。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若他是皇帝,只怕就算知道那些弊端,怕是也没有改变的的勇气。
怡亲王看着渐渐落下的太阳,忍不住笑了起来:“所以,把这个国家的明天,就交给他们那些年轻人吧。毕竟他们才是这个国家初升的红日,咱们这些老家伙,要做的,只是替他们铺平前头的路。”
庄亲王跟着感慨了两声,送怡亲王回了王府。
弘晓知道了自己年后要独自出京办差的消息,别提多高兴了,他在自家阿玛跟前发誓,自己一定办好这件差事,不给阿玛和皇上丢人。
怡亲王又嘱咐了儿子几句,这才各自回去歇下。
乾隆四年,一直到六月份,枢密院的考核才终于完成,此次面向全国一共招募到了两千多名能工巧匠,这些人将会跟着师傅去到全国各地,为当地的工业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