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宁远舟正在周健的营帐内,给周健献计—偷梁换柱…就如潼潼所说,宁远舟很会忽悠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侃侃而谈。
于十三蹲在房间外的屋顶上,架弓瞄准周健,如若谈话不顺,那就执行计划丙,立刻杀人。当然,这是最坏的计划,折损最大,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出手。
好在,钱昭的盘问没有问题,密语和密信都没问题,宁远舟忽悠得也有到位。把周健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没有丝毫怀疑。
任如意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于十三身后,于十三刚转过头就被吓了一跳,险些不稳跌落。
见谈话顺利,于十三和任如意便轻功离开,走在回去师团的小道上。
于十三看不出来啊,美人儿轻功不错啊,刚才到我身边的时候无声无息的。吓得我都差点掉下去,怎么?是元禄告诉你,我们在哪的?
任如意(任辛)讲重点,宁远舟到底想做什么?周健怎么就信了他?
于十三要让周健相信,就得有丹阳王的王印和密令,昨天我去他那偷了之前他和丹阳王往来的书信。元禄闭着眼睛都能做出自己会动的机关,刻一个一模一样的印章,是不是小儿科呢。
于十三至于密语嘛,那就是老宁的本事了,他鼻子灵,闻出书信上有一股奶味,他确定,密语是用沾了奶的毛笔写的。他让孙朗去抓了一个之前的信使,老钱盘问了他之后,又悟了一刻钟,终于把那些见热才现的密语给解了出来。
任如意(任辛)钱昭还会解密语?
于十三嗯,他虽然是张死人脸,但是看病开方、琴棋书画、坑蒙拐骗多少都会一点。
任如意突然想起。
任如意(任辛)这以假乱真的主意,不也有潼潼的功劳?
于十三小潼潼脑子转得快,鬼点子最多,我都被她坑了很多次。哎呀,真使团变成了假使团,周健还得恭恭敬敬地送我们过关,怎么样,这兄妹俩厉害吧。
于十三说这话时,语气带着骄傲,不是那种孔雀开屏的骄傲,而是真心的夸赞和敬仰。
任如意(任辛)不怎么样,明明杀了周健就能办到的事,你们偏要弄出这么多麻烦的事。
于十三之前不是说过了吗?如果硬闯的话会折损人手,老宁和潼潼不想我们任何一个人受伤,所以宁可智取,绝不硬闯。
任如意(任辛)把手下当兄弟,这种话也就是随便说说,你们还真信。
于十三突然正色,平日总是孔雀开屏的人突然认真起来,让任如意愣了一下。
于十三不是故意卖好,是真把我们当兄弟。干我们这一行的,做的都是刀尖舔血的活,大家都不是傻子,谁能真的跟我们出生入死,心里都门清。
于十三老宁武功好智计高,但光凭这两点,他根本当不上堂主。当年饿鬼道的火药库炸了,是他冲进火场,断了四根肋骨,才把五岁的元禄和一众被熏晕的机关师从灰堆里挖了出来。先帝中了宿国人的毒,地狱道老道主畏罪自杀,是他临危授命、立下军令状,十天内找到了真凶,才保下了全道上下五百人的性命。
于十三我们六道堂规矩比你们不良人多的多,非上三道出身是做不了副堂主的。老宁为什么能破这个规矩,是我们六个道的兄弟给她抬上来的。
于十三至于小潼潼,我才见她时,她也不过是一个才五六岁的小娃娃,粉雕玉琢的像个瓷娃娃一样,明明怕疼得要命,檫破点皮就泣不成声的,大家也愿意宠着她,她就像太阳一样,让六道堂有了人气。谁曾想,以前那个怕疼的小丫头长成了如今的模样,文韬武略样样不输老宁。十六岁就力排众议当上殿主的小丫头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于十三她五岁便进入六道堂,一直很努力,聪慧机敏、反应快、悟性高,曾经的老堂主还说过潼潼是天生的杀手…还记得,当时我们几人都外出还未归来,她一人力排众议、义无反顾的去击毁一个军队,对方整整三百人,就那么一把剑,她一个人就去了。等我们回去时,她躺在床上命悬一线,身上没一处好皮肤,整整七天才醒过来。她那时才十岁。也是这一战,让她一战成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人堪比百万师’说得便是她…
于十三她救过我们很多人的性命,几乎每次都是命悬一线;记得有一次,她跟着老宁去做任务,敌人的刀冲着老宁去,她明明可以躲开,却硬生生的挡下了,那刀离她的心脏只差了一厘米,差点就救不回来了;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见老宁这么失态,发这么大的火。
于十三但其实我们都不想她这样,我们更愿意她被我们宠着惯着,永远是无虑无忧、娇惯的小姑娘。我们也知道,她只是想保护我们,她不愿成为任何人的软肋。
于十三这丫头平日没心没肺、整天笑嘻嘻的、对谁都好,她会为所有人考虑周全,唯独对她自己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后面还是老背着我们去接危险的任务,受伤就在外面养好在回来,她还以为我们不知道。
任如意闻言沉默片刻,她看过卷宗,一直以为那是多穷凶极恶的人,完全没有往潼潼身上想过。现在看来,这丫头平日恐怕是在藏拙。任如意觉得,宁远舟有情有义。而潼潼与她有些相似却又不一样,不如说潼潼很矛盾。
任如意(任辛)你们肯跟他们去安国救梧帝,也是因为这个?
于十三自然。不过,我们多半是捎带的。老宁他其实是舍不得美人儿你受伤,他那天听说你要去刺杀周健,心都快跳出来了…
任如意听见于十三话锋一转,又开始胡言乱语,转身自顾自的往前走。于十三还在身边喋喋不休,仿佛刚才说出那番话的不是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