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婧珞从小长大的小镇上,初中时最要好的同学王依,如今是一名小学老师。她守着电视看完了中秋晚会直播,激动地拍下了徐婧珞表演的片段,在朋友圈深情配文:“看我最好的姐妹!从小美到大,努力又善良的女孩,你的光芒终于被全世界看到了!永远为你骄傲!@徐婧珞(虽然她可能看不到哈哈哈)” 字里行间满是毫无杂质的真诚祝福,为她取得的成就由衷地高兴。
而与徐家关系稍远的舅舅家,气氛则有些微妙。舅舅的妻子,也就是徐婧珞的舅妈张鑫,看着电视里光芒万丈的外甥女,再对比自己女儿为了一份普通工作奔波劳碌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对丈夫嘟囔:“啧,珞珞这孩子,也就是运气好赶上了。当年念书的时候,成绩可比咱家闺女差远了,谁能想到有今天啊。” 语气里混杂着亲戚间应有的那点面子上的骄傲,和更深层、难以言说的心理失衡。
在更远一些的亲戚和同学圈里,反应则更为现实。徐婧珞三叔家的女儿刘月,经营着一家小直播公司,看到表妹火爆全网,第一反应不是祝福,而是眼睛一亮,立刻开始频繁联系徐婧珞的妈妈,话里话外都是:“小姨,珞珞现在可是大明星了!什么时候有空回老家看看?让我那直播公司也沾沾光,请她来坐坐,哪怕露个脸说几句话都行啊!都是自家人,帮衬帮衬嘛!”
与此同时,徐婧珞的一位大学同学董佳,在一家不错的公司工作。她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同事和家人面前提起:“徐婧珞啊,对,是我大学同学,我们当年关系还挺好的呢!” 试图将这份遥远的关系转化为提升自己社交身价的筹码。
这些来自故乡和旧识的反应,如同人间百态的缩影,有温暖的真情,也有微妙的攀比和现实的算计。它们通过父母或辗转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传到了徐婧珞的耳中。她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多言。她深知,自己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远非旁人一句“运气好”可以概括。而面对那些想“蹭热度”的请求,乔莎和团队自然会为她筑起专业的防火墙。
相比之下,圈内好友的祝福则显得直接干脆的多,戴璐直接在社交媒体上高调晒出两人之前游玩的合照,配文:“我宝就是最棒的!舞台美炸了!@徐婧珞。” 尽显闺蜜间的亲密无间和仗义支持。
一切社交结束后,徐婧珞回到酒店房间,刚卸完妆,脸上还带着一丝疲惫,视频通话的邀请提示音就响了。是陈星旭。
她笑着接通,屏幕那端立刻映出他带着倦意却温柔含笑的眉眼,背景似乎是剧组的休息室,还没完全卸妆。
“累不累?”他开口第一句永远是关心,声音低沉柔和,像夜风拂过。
“有一点儿,”徐婧珞揉了揉眼角,语气不自觉带了点撒娇的意味,“站了好久,裙子勒得有点紧。”
陈星旭眉头立刻蹙起,像是自己脚后跟也跟着疼了一下:“啧,那赶紧躺床上休息休息。”他顿了顿,目光在她脸上细细描摹,嘴角勾起一抹坏笑,“不过话说回来,刚才看你站在台上,灯光那么一打,小腰那么一掐……”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促狭,“我这心里头,就跟被小猫爪子挠了一下似的,痒痒的。”
徐婧珞被他这直白又带着点痞气的话逗得脸颊绯红,抓起旁边的抱枕作势要打屏幕:“陈星旭!你少没正经!”
“怎么没正经了?”他笑得更加得意,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带着点蛊惑的意味,“我说真的。隔着屏幕都觉着你香香的,想凑近了闻闻是不是还是那个味儿。”他指的是她常用的一款小众沙龙香。
“你……”徐婧珞被他这话撩得耳根发热,嗔怪地瞪他,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在剧组还不忘油嘴滑舌!”
“剧组盒饭哪有你好吃。”他接得自然无比,眼神黏在她身上,带着浓浓的眷恋,“唉,看得到摸不着的,更想了。”
两人就这么隔着屏幕,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话题从吐槽剧组盒饭到分享最近看到的搞笑短视频,琐碎又平常。没有刻意谈论今晚的表演有多成功,也没有严肃地探讨未来规划,只是享受着这种忙里偷闲、仿佛对方就在身边的亲密感。直到徐婧珞又忍不住打了个小哈欠,眼角沁出点生理性的泪水。
“行了,快去睡吧,”陈星旭虽有不舍,还是催促道,“很晚了,明天你不是还有早班机?”
“嗯,”徐婧珞点点头,看着他,“你也别熬太晚看剧本了。”
“知道,”他应着,目光缱绻地流连在她脸上,“晚安,点点。梦里见。”快去睡吧,”,可是两人谁都没舍得先挂电话。
陈星旭虽有不舍,还是催促道,“很晚了。”
“嗯,”徐婧珞点点头,看着他,“你也别熬太晚。”
“知道,”他应着,目光缱绻地流连在她脸上,“晚安,我的大明星。”
挂了电话,徐婧珞抱着手机,嘴角的笑意久久未散。外界喧嚣赞誉无数,却都不及他一句笨拙却真诚的“我这里咯噔一下”来得让她心动。聚少离多并未稀释他们的感情,反而让每一次交流都格外珍贵,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挂了电话,徐婧珞抱着手机,心里像是被温水泡过一样,软乎乎的。外界的喧嚣和赞誉仿佛都隔了一层,只有他那些带着点痞气又无比真诚的情话,清晰地落在心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