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休日,何晏安收拾收拾包袱打算回家小住两天,顺便拜访一下盛家。
马文才的家更远些,在隔壁省,故而只有节假日或者学期结束才回家。
从知道何晏安要回家两天开始,他的脾气就开始发臭,拿着一本书坐在书桌前,阴森森的用眼神看着他,一言不发。
何晏安对付这种阴湿病娇手拿把掐的。
“文才兄,说来也是,我们做舍友这么久了,你在学院之中,亦是与我最交好的同窗。不如趁此闲暇,到我家中小聚一番,如何?”
马文才的眼神顿时如星星照耀到太阳一般,闪闪发亮。
“既然你诚心邀请了,那我就给你这个面子。”
何晏安失笑的摇摇头,这个马文才,嘴巴那么硬,难怪才貌双全,出身名门,依旧比不过寒门出身的梁山伯,至少人家温润如玉,说话温柔体贴,不怪祝英台喜欢,她也蛮喜欢的。
两人收拾好了行李,骑着马匹一路疾驰,一炷香后,何晏安就到了何府。
这个何府是何家二老为何晏安读书就近买的宅子。
两人翻身下马,看守门房的下人看到少爷回来了,连忙欢喜的跑回去通知老爷夫人。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这两声喊叫,原本沉寂安稳的何府顿时喧嚣起来。
当何晏安领着马文才穿过前厅时,何家二老已急不可耐地从内院快步迎了出来。一眼瞧见何晏安的身影,何母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喜悦之情几乎要溢出眼角。
胖胖的何父握住何晏安的手,一遍一遍从头打量,生怕少了一根头发丝,目光中的慈爱是肉眼可见。
这一幕落在马文才眼里,既让他羡慕又让他刺痛。
他的父亲,从来不会这样表达情感,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丢了马家的脸,让他光宗耀祖。而他的母亲……
“文才兄!”
何晏安的一声叫,唤回了马文才的走神,他的眸光重新闪亮。
“父亲母亲,这就是我在学院里最好的同窗好友。”
他把马文才介绍给自己的父母。
何父何母如看待自家孩子一样看待马文才,眼神满是欢迎。
马文才以前从不折节和商贾相交,此刻他却发自内心的尊敬何父何母。
“伯父。”
“伯母。”
一番寒暄之后,何晏安和马文才先回房休息,中午简单的吃一点,晚上再设宴款待马文才。
马文才识趣的回房休息,让何晏安和他的父母有单独相处的时间。
等到马文才离开,何晏安和父母去了书房,关上门后,何家父母立马恭敬的低下了头。
“主子。”
何晏安有些头疼,跟他们说了好几次不要这样恭敬,他们依旧不改。
何母,正是何晏安生母郭后身边的侍女雪竹。当年,吕相派人焚了冷宫,满心以为无人能逃出生天。然而,谁又能料到,冷宫之中竟还藏着他——何父,一个曾因家世干净,方便处理而被吕相选入冷宫服侍郭后的小太监。郭后为后时,曾一时动了恻隐之心救过他的性命,他始终铭记于心,那天,放火的大太监仓皇逃窜,无人敢靠近熊熊烈焰。唯有何父,毫不犹豫地披上浸透水的棉被,冲入火海意图救出郭后。然而,郭后产后大出血,早已虚弱不堪,连站起的力气都丧失殆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短暂恢复了清明,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命令雪竹抱着刚出生的婴儿随何父逃离。而她自己,则化作了一缕青烟,消散在那场吞噬一切的大火之中。
“父亲,母亲,我打算年后回京。”
何父何母激动的抬起头,他们等一天很久了。吕相死后,他们一直想带何晏安回京认亲,但主子不肯。她说,时机不对。
那么现在,时机到了?
她身后挂着郭后的画像,是她根据雪竹的描述画的。
她点了三炷香,插在画像跟前。
三注青烟皆袅袅直上,仿佛有灵一样。
母亲,你也赞同我此刻回京不是。
前阵子,他那个便宜爹好像最后一个儿子也夭折了呢。
若此时有个成年的好大儿跳出来,那他该是什么表情呢?她真的好拭目以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