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安中举的消息传到兰州边境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情。
马文才扮成商人潜伏西夏,靠着钱财打通了消息渠道,暗中拿到西夏北下发动战争的确切时间,悄然回营。
将消息告知狄青将军后,将军欣慰的拍拍他的肩膀,“文才,若消息准确,此战你为头功,我定禀告官家为你请功!”
“谢将军!”
马文才回到兰州的府第,先命奴仆备好热水。他痛痛快快地泡了个澡,又修剪了两月未理的胡须,一番梳洗过后,原本那副粗糙凶悍的胡商模样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俊美挺拔的青年将军,眉宇间透着几分桀骜与冷峻。
两月未归,从各地来的书信已垒成一匣子。
有梁山伯的,有祝英台的,还有父亲和其他同僚的,当然还有他最想看到的,何晏安的信。
他迫不及待先打开何晏安的信。
何晏安中举的兴奋从字里行间都能透出来,她还写了跨街游马的热闹场景。马文才都能想象的到,这样一位容貌出众,年轻有为的探花能引起怎么样的轰动。
确实,何晏安的出现,令街边茶馆热闹非凡。每次科举之后,中举者的名字总会成为京中小报争相刊载、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一甲三名进士往往占据议论的焦点,但是这次,何晏安的横空出世几乎夺走了所有进士的光彩。她仿若一颗璀璨星辰,无论走到何处,都能轻易吸引众人的目光。无论哪个时代,容貌出众本就是一种无可匹敌的优势,更何况宋代男子素有簪花的风尚,足见他们对美之追求的执着与热忱。而何晏安,正是将这份美推向极致的存在。
有好事小报描画了何晏安游马的画像整理成册出售,一经上市,立马销光,好生让商家挣了一笔。
不才,这商家正是何晏安。
与其让别人挣了这波流量,她还不如自己吃了。娱乐圈她可不是白呆的,粉丝经济她玩的透透的。
她还留了几本,送给亲朋好友,也给马文才送了一本。
马文才正遗憾不能见证何晏安的高光时刻,他就翻到了这本“周边画像”,一解相思之苦。
只是纸面上的描摹和相似又如何与真人的鲜活可比。
他,想要回京,立功回京。
进士之后,何晏安被调入翰林院做七品编修,经过两个月的适应,何晏安已经摸透自己负责的工作部分,也和同僚保持良好的关系,也算如鱼得水,渐入佳境。
翰林编修有排班值日,若遇到皇帝需要起草圣旨或者解答,亦会召见值班的翰林编修。反正何晏安值日之时,基本都能得到官家的召见。还回回得到赏赐,这是其他编修没有的待遇,落在别人眼里,她就是官家近日的红人,因而对她颇为客气。
沐休日,她在盛家吃的午饭,阖府上下都知道她是未来的六姑爷,又是少爷的好朋友,因而见惯不怪了。午后,她正要磨盛纮应下她和明兰的婚期,刚开了个头就收到何府管家来报,说是家里来客人了,让她赶紧回府招待。
她骑马回府,还在想哪个人来访,莫不是齐衡?
齐衡在这次科举中未能中榜,这些日子以来,他便深居家中,日夜刻苦攻读,只为来年再战时能一举高中。偶逢沐休之日,他会前往何府,与她一同探讨学问。
两家不远,不多时,何晏安就下马踏进何府。
管家在门口等着少爷,看到少爷回来后跟在他身后汇报情况。“来了三位老爷,说是您的同僚,路过此处便进来讨杯水喝。”
少爷的同僚,自然是官场上的人物,而那三位老爷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威严气度,显然非富即贵,极有可能是少爷的上司。管家见状,心中不敢怠慢,必定会立刻将人迎入府中奉茶款待,再差遣小厮快步前往内院,向老爷夫人通报此事。
谁知,等老爷夫人出来后,其中一位老爷竟然当即变了脸色,不可置信的指着夫人喊道,“雪竹!”
夫人也是面色雪白的立在那里,害怕的浑身发抖。
老爷更是直接跪倒在地。
这场景,管家一看就不对,立马派人去请了少爷回来。
何晏安听完管家的汇报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八成他的便宜爹已经按捺不住要认她回去了。
果不其然,她一露面,她便宜爹激动的上前握住她的肩膀。
“官家……”
“不,晏安,朕是你的爹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