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安在离军营外十几公里的偏僻山谷给马文才和狄青将军展示火炮的威力,对于第一次运用在战场的上武器,自然要当做秘密武器杀他个措手不及。
但凡是个武人,看到这样的军事武器总是双目发光。
狄青抚摸大炮,比抚摸豆腐还轻柔,生怕损伤了神器。
“狄将军,马将军,这样的火炮我带了100门,这样,你们可否有信心彻底打败西夏。”
与西夏的战事拖的太久了,对国家的财政有很大的影响,她不止一次听到三司使的抱怨军费的高昂。财政困顿,苛捐杂税增多,受苦的依旧是底层百姓。
马文才思索片刻后说道,“只要够快,有这样的神器辅助,连攻几个城池不成问题。”
然后他们就有谈判的资本,让西夏俯首臣称。
后续谈判就是文官的工作了。不过何晏安对他们不抱有希望,史上宋朝的西夏之战也赢了,不知道是因为惨胜的缘故还是文官的脑子有泡,宋朝作为胜利方竟然每年倒给西夏赏赐,是真金白银的赏赐啊,何等操蛋的操作。
有何晏安在,这种傻逼操作不会再有了。谁提,她倒要让大理寺查查这人是否跟西夏有勾结了。
“那就等马将军的好消息了。”
“这个时节,西夏粮草不丰,后勤没有保障,不会轻易与我军对仗。”
狄青将军老道的分析道。
“那不是正好,我军兵强马壮,对方粮草不足,这是出击的好时机。”
难不成还要等对方强大了等着挨打才能出兵?
狄青将军意有所指的说道,“我大宋礼仪之邦。”
从宋朝开始适应重文轻武的政策开始,文官对武官的挑苛责从未停歇,狄青将军吃过几次暗亏后知道如何全方位保护自己的功绩了。
文官啊文官~
何晏安在心里咒骂。
一行人回到兵营,路过校场,只见几个士兵在练箭。
她忽而有了主意。
“军营里有西夏的探子吗?”
将军交战,互放探子是基操了。
“有。”
“那好。”
何晏安走进校场,拿起士兵手里的弓箭,从容拉开,同样的姿势,何晏安做起来就是比别人更加赏心悦目。
“嗖”的一声,箭矢正中靶心,入木三分。
“好!”
校场上的士兵们拍手叫道。
“将士们,等开展的时候,我射下李元昊的头颅给大家盛酒喝如何?”
何晏安在校场上狂妄放言道,保证探子也能听的清清楚楚。
“好!太子殿下有种!太子殿下万岁!”
各种嘻嘻哈哈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刺杀太子之罪名,足够师出有名了吧。”她看向狄青与马文才,语气冷冽而坚定,不给人半分反驳的余地。
“太子,你不可这样以身犯险。”
作为太子随身秘书的齐衡连忙劝阻道。
马文才有些讨厌齐衡如此光明正大的关怀太子。
同时他也知道,何晏安在说出那番话时,便已在暗中引导西夏向自己出手。即便西夏能够按捺住心中怒火,容忍何晏安的狂妄之词,何晏安也必定会为西夏“安排”好“刺客”让自己遇刺。她不是在跟他们商讨,而是已经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每一步都像是精准落下的棋子,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他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愤怒。
“听闻齐大人祖上乃是武将出身,曾辅佐太祖攻入京城,立下赫赫战功,因而获封国公之爵,世袭罔替。不知齐大人可否继承了先祖的风采与气魄,让我等有幸一瞻往昔英豪的风范?”
说罢,拿起箭矢搭在弓上,弦如满月,“嗖”的一声,一箭穿透三个箭靶。
马文才对自己的成绩满意一笑,转过头,似有挑衅的看向齐衡,仿佛无声的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