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放娃,有你的哈!
我挠挠头:大舅,基操基操。
大舅:不过乌轩今天这般不堪,以后怕是不得安生喽,放娃最近小心点撒,小人难防啊。
我:我晓得喽。
本来跟乌寨怕是没办法坐下来好生聊了,得罪个小小的乌轩也无妨,只怕的是那个乌山傅估计不是什么软柿子了。
这事来的快去的也快,黎寨的人继续高歌起舞,仿佛刚才什么也未曾发生,冯天齐被一群年轻貌美的苗疆女子围成圈起舞,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还真是颇有一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既视感。
我望向旁边的楚风问道:你不去?
楚风挠挠头:倩儿知道会生气的。
我一拍脑袋差点忘了,人家可是有个美若天仙的青梅竹马蒋倩儿来着。
我:大舅,能跟我讲讲乌寨的情况吗?
大舅:本来我们苗疆支系庞大,这边也不止我们苗族还有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我们之间的关系要么互为亲邻,要么互不打扰,基本很少有往来。
直到两年前,乌山傅不知抽了什么风,开始大肆掠夺各个少数民族和支系的土地、粮食、女人,搞得整个苗疆乌烟瘴气,一些小的族群只能被迫寻找保护伞,要么投奔我们黎寨,要么投奔白寨,迄今为止只有你姥爷和白寨主,能让乌山傅有所忌惮。
这两年乌山傅不断派人骚扰我们两寨的边缘,还发动了一次大规模侵略,但被我们和白寨联手击溃,乌山傅也被你姥爷重伤,白寨主和白少寨主被两个黑袍人重伤,这些时日才安逸些。
我:官方就不管管吗?
大舅:官方的人怕是早已经被乌山傅收买了,苗疆本身就是三不管之地,只要动静不闹大,官方是不会过多干涉的。
我:那个白寨主是?
大舅:白寨主-白风涣、少寨主-白兀,是南面那个大寨的,白风涣是你爷爷的把子兄弟,这些年我们互相照应,不然单靠我们黎寨,怕是撑不了多久便被乌山傅给剿灭了。
我眉头紧皱,没想到苗疆也有黑袍人,怕是跟天罚也脱不了干系,这个组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一件一件的事情困扰着我,苗疆怕是一时半会离不开了。
到了傍晚,大舅给我们安排了茅屋给我们休息,就这样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我和楚风早早起床,在院子里打太极养气,冯天齐这货一大早就没影儿了,不知道干嘛去了。
二姥爷和大舅过来喊我们去吃早饭,见我们在打太极,也是好奇不已。
黎绍:放娃,你们在做啥子。
我、楚风:二姥爷、大舅,我们打太极嘞。
黎绍:(゚ロ゚ノ)ノ哦?武当的太极拳?能教教二姥爷吗。
我:来二姥爷、大舅我教你们,太极拳有十大要领,虚灵顶劲气沉田、含胸拨背意内敛、沉肩坠肘松筋骨、松腰开窍旋之足、以意引气缠丝劲、分清虚实调阴阳、上下相随内外台、松慢圆匀沾连粘、招势相连法万千、动中求静太极现。
太极
太极乱环应求精,上下相随妙无穷,
引彼深入乱环内,四两可拨千斤动,
手脚齐进横有竖,纵主曲伸不露形,
缠丝靠法是真诀,左顾右盼不丢顶,
三节发力螺旋劲,精神领起势要惊,
式式中定混元气,引进落空箭出弓,
上惊下取君须记,乘虚巧取任意行,
闪展腾挪扳山力,哼哈二气显神通,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环落点即成功。
大舅挠了挠头:放娃,能讲的通俗点唛,大舅脑子笨听不懂嘞。
我:那我讲个接地气版的,来大舅跟着我做,
一个西瓜圆又圆(双手在胸前作太极抱球动作),
劈它一刀成两半(一只手作扶西瓜状,另一只手作刀状绵绵地向下劈)。
你一半来(双手左捋)他一半(右捋),
给你你不要(双掌略蓄劲向左前推),
给他他不收(双掌略蓄劲向右前推),
那就不给(双掌微快回收) 。
把两人撵畅(野马分鬃),
他们不走你走(倒撵猴)走啦,
一挥手,伤自尊(白鹤亮翅)。
不买西瓜别缠我,缓慢纠缠样(翻身撇身锤)。
两人缠我赖皮,手慢动作左右挥动(左右打虎),
看我厉害,转头缓步拍苍蝇状(回身扑面掌),
拍死了,手抱西瓜状,(抱虎归山、十字手、收式)。
黎绍:哈哈哈哈,这个总结的倒是精辟啊,通俗易懂。
我:二姥爷、大舅每天清晨来一遍,延年益寿撒。
黎绍:姥爷晓得喽,走吧,去吃饭,吃完饭带你去见你姥爷。
我们在大舅家吃过饭,冯天齐才慢悠悠的回来。
我:你干嘛去了?
冯天齐挠挠头:嘿嘿,小花喊我去山上采菌子。
我:(ㅍ_ㅍ)呸!渣男!
楚风:呸!渣滓!
冯天齐:(。・`ω´・)你们懂什么,这个就是爱情!呸!
我:我爱你麻麻花情!
大舅:娃子,我们苗疆的女娃可不是那么随便就能得到嘞,你可想想好撒,人家女娃认准了一个人,那就是不死不休。
我:(•̀へ•́╮)就是,到时候被下蛊,别指望劳资救你!
冯天齐:(。•ˇ‸ˇ•。)这么严重吗......
黎绍:好了,到时候有他苦头吃的,走吧放娃我们去庙头。
黎绍带着我们一行人进入十万大山,只见山间弥漫着一层黑色瘴气。
黎绍:放娃子,你随了你爷爷的医道,这瘴气可解否?
我沉思了下,中医认为,瘴气又称山岚瘴气、瘴毒、瘴疠等。《医学正传》写道:“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雾露烟瘴湿热恶气而名之也。”又指感受湿热杂毒所致疫疠的一种,疫疠就是现在所说的传染病,传染性强,可造成大流行。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古代所说的瘴气,多是指恶性疟疾而言。
用苍术、艾叶、檀香可解,清代《本草正义》载:“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最能驱除秽浊恶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茅术一味,最为必需之品,是合内外各病,皆大有用者。”
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叶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