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人那冷淡眼神和疏离态度刺痛,酸涩和苦痛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整个吞没。
青樱绝望地望着皇上,目光中满是受伤。
微风轻轻拂过,却带着透骨的寒意。
“皇上当真薄凉啊!”
她低声呢喃,嗓音里裹着无尽悲戚。
话音未落,她倔强转身,绝不让皇上瞧见自己的脆弱模样。
弘历淡漠的瞥了她一眼,只觉得她装模作样最是在行。
他也不过是趁机处理了她罢了,他一直都没有忘记,就是因为她,才害得自己和采蘋的事被熹贵妃发现,也是她告诉了富察琅嬅,利用富察氏对采蘋出手。
如果不是他的动作够快,如果不是采蘋聪慧,青樱所做的事带来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如今他掌握大权,正是高兴的时候,本来打算等皇后被废风波过去一段时间在处理她,偏偏她要撞到跟前。
“王钦,去宣旨吧!”他淡声吩咐一句,然后继续干活。
娴妃因在殿前失仪惹得皇上震怒,被贬为庶人。
采蘋得到消息勾了勾唇,娴妃这样的,就该让她去恶心皇上,可千万别来恶心她了。
总是一副我不争不抢独独清醒的样子,可能还觉得自己人淡如菊。
这消息如同石子投入湖中,在众人间激起层层涟漪,后宫几人面面相觑,气氛愈发静谧无声。
“今后可真是皇贵妃的天下了!”
她们是府邸老人,也见过娴妃受宠的时候,所以对她是抱有期待的,可没想到就这么平平淡淡被废了。
“今后还是安分些!”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乾坤定位,阴阳协和,内治乃国家之本。
朕承祖宗之基业,思继统之重,必择贤淑以正宫闱。
咨尔皇贵妃西林觉罗,毓自名门,德备柔嘉,性秉温恭,勤修内职,慈惠著于六宫,懿范彰于四海。
俯顺群臣之请,特颁纶音,册立为皇后。
尔其益懋坤仪,表率嫔嫱,虔恭祭祀,协理宫政,衍庆家邦。
钦此。
皇上的封后圣旨一下,众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闪过“果然如此”四个字。
皇上对皇贵妃的偏爱从来都是明目张胆。
起先先皇驾崩时,他说的是以天待年,后来又借新丧之名不进后宫。
自打贵妃诞下阿哥,他对朝堂的掌控愈发牢固,对皇贵妃的宠爱也毫无遮掩。
如今就是装模作样都已经不耐烦,光明正大只宠爱皇贵妃。
后宫已然成了摆设。
如今皇后犯错被废,册封皇贵妃为皇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封后大典之上,采蘋身穿凤袍仪态万方,雍容华贵之姿如明珠生晕,瑰玉绝尘。
她立于高台,仿若九天神女临凡,清冷中带着不可亵渎的尊贵,气质卓然天成,令人生畏。
头上的凤冠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辉尊贵而华丽,镶嵌其间的东珠亦是明亮得令人难以直视。
然而,这一切的光芒,在她那双犹如蕴含星河的眸子面前,竟都显得黯淡无光。
她登上高台,享受所有人的朝拜。
弘历就在她的身边,目光欣慰又灼热的看着她。
他扶她上高台,让她在自己身边闪烁光芒。
大清自此迎来了一位政治机器的皇帝,也迎来了大清历史上最深情的帝王。
同时也迎来了最有权利的皇后。
弘历将权力紧紧攥在手中,再无人敢违逆帝王之言。
他毫不掩饰地宠爱着皇后一人,大臣们可以指责他行事荒唐,但却绝不能说皇后善妒、没有容人之量。
曾有大臣在朝堂之上弹劾皇后,说她无容人之量致使后宫凋零,结果被他当场斩杀于朝堂,鲜血四溅到不少大臣身上。
自那以后,众臣皆知皇上的逆鳞便是皇后,他们可以劝谏皇上,却绝不能诋毁皇后。
那些大臣初时谈及深情,心中却不以为然,他们默默等待着皇上对皇后感情消散的那一天。
这一等,有些大臣都离世了,可皇上对皇后的情意却愈发深厚。
到了后来,大臣们也不再纠结于此了,毕竟局势已大不相同。
皇后创办女学,鼓励女子走出后宅学习技能以养活自己。
弹劾皇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可随着皇上的包容支持,到后来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已经无话可说。
她是天下女子的典范。
温柔,漂亮,善良,亦有锋芒,带着女子破开桎梏改变命运,太子在她的影响下成为了改变时代的帝王,造就最伟大的传奇。
这样的皇后,得一帝王深爱,不是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