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块石头,宋一梦也搬不走啊,仿佛对待开机祭拜仪式一般,虔诚的对着石头拜了拜,宋一梦依依不舍的摸了摸石头:“清啊~初一十五我是不会忘了你的,肯定过来祭拜你,你在那边,可一定要想起我啊!!”
宋一梦别忘了帮我给编剧大大寄刀片。
何梦清……
愣是等到这些人全都走远了,隐身的何梦清才遥遥跟了上去。
有内力存在的世界,自然是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的。
这情况还用不上修仙者的手段,上科技就够了。
微型录音胶囊凭空出现南珩身前的茶桌底下,何梦清站他们对面房顶上拿着望远镜盯梢。
等他和那个蓝白大袖袍谈完,这才收回录音胶囊,眼看着南珩被这个小蓝找了各种理由送女主回去。
又一路隐身跟踪,完完整整的听到了化身离十六的南珩是如何给自己辩白的。
南珩四年前的晋阳哗变,千羽军无所作为,他带着玄甲军鏖战七日才平定战乱,逢场作戏呢他?
宋一梦当然啦!你都不仔细想一想吗?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南珩为什么呀?
宋一梦还不是因为他贪图晋阳的矿产!假借平叛之名,贪墨衙府的钱呢呗!
晋阳,差不多可以看作现在的山西太原,矿产非常丰富,金属矿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非金属矿有煤、硫黄、石膏、钒、硝石、耐火黏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
而哗变在古代的话,多用来表示军队内部突然哄闹造反、叛变。
别看现在南珩一副自己根本没这么想过,全是被冤枉了的嘴脸,但事实就是,晋阳的这些矿产,确实是被他收入囊中用来供养他那战无不克的玄甲军了。
又要让他美强惨,又要让他干干净净的清白无辜,这两者几乎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能在这样的境况下拼杀出如今的赫赫战功,心性和手段但凡软弱一点儿,都做不到。
所以,不要用正常的道德和是非观念来评判特殊情景下的特殊职能人物,南珩更没必要因为这种事而喊冤叫屈,陷入自证无辜的泥潭。
南珩当然不会觉得他说这些有问题,只会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他,怕他,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是个好人,十足的好人,善良的好人。
南珩好,那这样,五年前的覃城之战,玄甲军被困燕谷关,楚归鸿说是来救援,但一直袖手旁观,是南珩带着两千玄甲军苦战了四十九日才守住关口,这又怎么说?
宋一梦诶!大侠,还不是因为南珩他轻敌冒进,中了敌人的圈套,不然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锅可不能乱甩啊!
唔……覃城,也在可以看做山西境内的某一城,毕竟南珩驻地就在那,而燕谷关可以看做是先秦时期的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因着地形之利,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若说哪里是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处,此地绝对榜上有名。
秦朝时期的"至函谷,皆败走",秦曾据此地利之便,退五国军队来犯。
包括后来的"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甚至是抗战时期,都到1944年了,坦克作战时代,此地还发生过著名的"函谷关大战",几乎全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
所以,宋一梦说的其实也没错,当初南珩若固守关隘,确实不至于苦战四十九日。
拿“桃林大战”为例,据《资治通鉴》记载:道隘,士卒如束,枪槊不得用。
就是说此地,地方狭隘,活动不开。
假设千羽军真的前去支援,以千羽军和玄甲军之间的过节,很难说会不会落得跟唐军一样的下场:人马相互践踏,箭矢乱射,等箭矢射尽,敌军/叛军从后边杀来,大败。
当初唐军20万大军,只有8000人脱逃,主帅哥舒翰被迫投降。
所以,单从军事战略上来说,千羽军不去支援的选择没什么问题。
而且最奇怪的一点是,那时候千羽王应该还在啊,千羽军是归他统帅吧?跟楚归鸿要支援有什么用?他能做什么主?
如果是南珩私下联系楚归鸿,就说明他本就知道千羽王根本不会去救援。
这样的话,南珩的这份心思,可就有些微妙了。
楚归鸿救也是错,不救也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