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俾斯麦真正踏上社会时,他才对自己的末来有了一丝考量
年轻的俾斯麦对自己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当兵,他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指挥(当时普鲁士规定:适龄的男人应当参军)
俾斯麦为了躲避参军,凭借自己的狠人性格学习法律,不到一年便成为了律师,正是这时,俾斯麦彻底告别了这种无法无天的生活
当了律师的俾斯麦还是没有改掉自己高傲的性格,而且他还喜欢独断专行为他人庇护,甚至蔑视证人与法官
有一次俾斯麦为他人庇护时,因法官判决不公正,俾斯麦差点指着法官的鼻子骂起来,最后的结果是俾斯麦被法官叫人轰了出去,差点被踢出整个司法界
之后俾斯麦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为什么自己苦心孤诣收集的大部分证明,会被法官一口否决(他想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了,那个法官他有权势)
于是俾斯麦放弃当一个律师,转向政治方面,俾斯麦是一个为了自己的野心而付出努力的狠人,他不断压榨自己的时间,用在看书与学习,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了权力),那一年,俾斯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书记员,年仅21岁
…………………………………………
后来德意志帝国的崛起,那个法官也有三分之一的功劳(挺震惊)
…………………………………………
这时,命运给予了他第一次考验
当他以书记员的身份来到夏伯尔镇时,他便开始踏足社交圈各种场合,游离于各种权势之间

之后,他遇到名门之女罗拉,俾斯麦非常爱暮,一见钟情,但他被彩礼钱给难住了
为了迎娶这位罗拉小姐,他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因为他根本没这个钱)后来,他剑走偏锋,想到了赌博...
俾斯麦进入赌场后,只能说是输的债台高筑,别提结婚,就连明天该吃什么都不知道,雪上加霜的是,俾斯麦家中的资产因母亲的浪费无度和父亲的软弱无能日渐衰落
况且,在德意志联邦中,工业的进步与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等思想传播,已经从学校扩散到了社会,贵族地位一落千丈
婚姻失败以及债务原因,俾斯麦只得落魄回家
俾斯麦面对的是家中病重的母亲,以及摇摇欲坠,濒临破产的贵族家庭,对于俾斯麦来说,无疑是生活重担地压在身上,重压之大,难以从地上爬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俾斯麦每天听着家中母亲的呻吟声,夜不能寐(主要还是自己到了本应给家庭出力的年龄段,却还要从家中仅存存款中抽出一部分来还债)
俾斯麦的父亲,会躲在庄园内的某一处,看着庄园里末能长出的果实,父亲看青涩果实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不成器的俾斯麦一样,这让俾斯麦不仅没办法伸手找父亲要钱还债,反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愧疚感
这些愧疚与不负责的感觉,像藤条一样狠狠抽在俾斯麦的心上,被生活重压压倒的他,决定改变自己生活的现状,放弃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俾斯麦便打算和大哥回归田园,合作经营150多英亩土地
1839年,俾斯麦的母亲逝世了,在葬礼上,俾斯麦只是静静看着自己曾经厌恶无比的中产阶级女人,从此,她只是静静躺在那里,不会在出现俾斯麦的生活之中,直到永远
俾斯麦隐隐感觉到悲伤无力,但是他没有资格流泪,他知道,他曾经所想要依靠的家庭不复存在了
俾斯麦已经没有了避风挡雨的避风港,任由风吹雨打,俾斯麦把父亲送到乡下,和自己的兄长扛起了巨额债务还有已经落寞的贵族称号
俾斯麦虽然没有接触农业,但他的学习能力极强,况且他也愿意每天扛着锄头下地,很快,他就得心应手
但俾斯麦不满足于自己自足,便把重心挪到商品生产之上,一步一步将容克地主阶级转化为资产阶级,终于,青涩的果实已经变成有价值的成熟瓜果
在经营生产中,俾斯麦慢慢弥补了自己和整个家族欠下的高利贷,从那一刻起,俾斯麦看到了自己的个人能力
正是这些经历,使俾斯麦多了些冷静和不甘,他不甘于在150多英亩的土地中,不应该只有猪羊牛马,他应该靠自己的双脚走到更远的地方,于是,他离开了普鲁士,看遍了欧洲,他在看过之后,觉得普鲁士太过渺小了,他想要看遍这个世界
他不廿心于在庄园中无所事事,他要寻找彰显自己能力的大舞台
于是在1845年,俾斯麦的父亲去世,一条通往政治方向的路,缓缓在俾斯麦面前展开
…………………………………………
作者每日荐歌
作者青ノ栞歌 (蓝书签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