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薄巧慧因是太后的侄孙女,被指为太子妃,可惜太子心中自有佳人,又觉薄巧慧姿色平平,竟一直不同其圆房,一再的羞辱于她,薄巧慧恪尽职守,最后却一生无宠,困死冷宫。
今日,太后接见了薄家留下的唯二的血脉,侄孙女薄巧慧和薄柔玉。
“巧慧,柔玉参见太后,太后千岁!”
薄太后欣喜道,“好好好,快起来,到哀家身边来。”
薄巧慧和柔玉起身走到太后身边坐下,薄太后拍了拍两人的手道,“你们姐妹是哀家母家唯一的血脉,以前你们年纪小,哀家也只能将你们看寄养在宫外,如今你们已经及笄,也能进宫好好陪陪哀家了。”
巧慧笑着点点头,柔玉闻言道,“柔玉与姐姐幼年失怙,幸得太后娘娘怜惜,玉儿同姐姐日后一定好好孝顺太后。”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柔玉容貌颇为艳丽,只是这巧慧只是算得上清秀,就差了一岁,哎,她还想着将巧慧嫁给太子,只怕启儿瞧不上她的容貌,可是柔玉的生母只是妾室,出身到底比巧慧矮一截。
巧慧父母双亡,家中只剩一个姨娘和妹妹,好在姨娘也是良善之人,并未苛待她,妹妹也是乖巧懂事,幼时几年,三人虽过得清苦,但童年还是幸福的,后来薄太后找到了她们,给她们买了田地宅院和仆从,她们也过上了富贵日子。
薄巧慧拉着柔玉担忧道,“玉儿,姨娘说太后娘娘此次召我们入宫伺候,便是想为我们寻一门婚事,我这心里总是不安稳。”
柔玉宽慰道,“太后是咱们的亲人,必会为咱们寻得良人,咱们没有父亲兄弟撑腰,能倚靠的也只有太后娘娘了,咱们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太后娘娘,让薄家血脉传下去。”
薄巧慧点点头,两人这番话自然都进了薄太后的耳朵,她知道两个小姑娘单纯,听到这些话,她心里自然更加舒坦。
没两日,便带着薄巧慧见了皇后,皇后却对薄巧慧十分冷淡,看着没有瞧上薄巧慧,她们婆媳关系本就不好,但太后还是拉下脸,留皇后说话。
结果,皇后转头公开为太子选妃,还自己一个一个的见,也没邀请薄巧慧去,算是公开打了太后的脸,太后气得不轻。
皇帝知道皇后又与太后起了桎梏,只能早早的去孔雀台陪太后用午膳,太后赶紧将薄巧慧召出来,面见皇帝。
“巧慧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薄太后也是想着柔玉容貌更佳,两厢对比,皇帝说不准就让柔玉做太子妃,她心里还是觉得巧慧是嫡女又贤惠,更适合做太子妃,柔玉那性子不够端庄,实在不适合做太子正妃。
皇帝微微颔首,早听皇后提起这薄巧慧姿色一般,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难怪皇后没松口,但是娶妻娶贤,她又是母后的侄孙女,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太后席间一直夸赞巧慧端庄贤惠,皇帝只是点点头附和,见这薄巧慧有些唯唯诺诺,不由得蹙了蹙眉,看来当真不是做太子妃的材料。
太后见皇帝不接下话,心中不快,母子两人对饮起来,太后借着酒劲又指责起皇后的不是,母子两人当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薄巧慧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不曾想那么尊贵的皇后娘娘竟然如此不得太后喜爱,她对于嫁给太子又多添了几分恐惧,若皇后不喜欢她,她就算成了太子妃日子也不会好过,更何况太子也不一定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