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玉龙再次同汤瑶一块儿来到了徐家。
徐智升自打在县衙找到了新工作,在家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今日他赶到客栈与汤瑶几个通过消息后,便匆匆赶往了县衙。
汤瑶二人到达徐家的时候,太后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常年的目盲使得她的耳朵比常人敏锐不少,因此第一时间便发现了两人进院的动静。
“是汤大夫和楚公子吗?”
“对,伯母,我来给你治疗了。”汤瑶笑着道。
“辛苦你们了。”
太后只是朝二人笑了笑,并微微颔首,她知道自己若是起身相迎说不得反而会给旁人增添麻烦。
相似的流程汤瑶已经做过许多遍了,这一回依然是先检查病人情况,接着根据当前状况做出些微调整并施针。
只是今天还有些不同。
治疗结束之后,汤瑶将东西全部收好,却并没有急着离开。
“汤大夫是还有旁的事情吗?”太后听见动静不对,好奇问道。
“的确有些事情想要同老夫人谈谈,只是并非是我,而是楚大哥。”汤瑶说罢,望向司马玉龙道:“需要我回避一下吗?”
“无妨,没什么不能听的。”
司马玉龙感激地对汤瑶点了点头,而后走到太后身边,半跪下来,仰望着这个苦难半生的女人。
“母后,您全都想起来了,对不对?”
他的话让穿着灰布衣裳,双鬓泛白的老太太那无神的双眸不可抑止地颤了颤。
太后好似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只是嗓子不知何时却有些哽咽了,“你,你在说什么?你叫我什么?”
“母后,是我,我是龙儿啊。”
司马玉龙将老人的手放在了自己的面颊上,他积蓄了多年的泪水在这一刻终于落了下来。
“龙儿,龙儿。”太后口中呢喃,一双稍显粗糙的手掌在年轻男子脸上细细抚摸,越是感受,她越觉得手底下的五官是那么的熟悉。
与那被她忘却了多年,这几日终于回忆起来的丈夫是那么的相似。
母子分别多年终于相认,自是一番感人的景象。
司马玉龙将自己多年来如何跟着师傅同小羽一块儿在山上学艺,而后下山报仇,诛杀叛贼,重新复国的经历细细同母亲讲了一遍。
太后在恢复记忆之后,早就猜到如今的国主正是自己的儿子,也从记忆里找出了在坊间传言中听见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但听来的小道消息,与儿子亲口说出的种种相比,感受还是大不相同的。
“真是苦了你了。”太后感慨一声,语气里带着心疼。
“儿子不辛苦,您才是真的受苦了。”司马玉龙握着母亲的手,发自肺腑道。
接着,男人对站在一旁围观的汤瑶招了招手,对太后道:“母后,我重新与您介绍一下。这位汤大夫,她是如今汤丞相的女儿,正是因为她,儿子才没有与您错过。”
“汤大夫。”太后伸手摸索着,握住了汤瑶的手,“怪不得我早就觉得你的手细腻光滑,不似男子,原来当真是个姑娘。真是好孩子。”
“太后谬赞,能够为国主,为国家分忧,本就是我们应当做的。”
汤瑶也不再伪装声音,甜甜地答道。
听了她的回答,太后更觉这姑娘识大体,心中不免暗暗猜测自家儿子是否与这姑娘有些什么。
倘若猜测为真,她是万分支持的。
三人又聊了一阵,司马玉龙便提起了带母亲回京的事。
太后对于回京自然没什么意见,她在意的是与自己相伴多年的养子该如何安排。
司马玉龙对此早有想法,他有条不紊道:“智升如今在县衙跟着李大人学习,他进步得很快,我的建议是让他再学一段时间,或可接任县令一职。
当然,若是母后不舍,也可以让智升随我们一同回京,凭他的才能,将来参加科考也能有不俗的成绩。”
两条路都是进官场,只要实力足够强,未来如何全凭自己的本事。
太后并未帮着做出决定,只道等徐智升回来之后,问过对方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