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素秋和朱宸濠并没有掩饰二人之间的关系。
很快,书院中的人们便开始传言,宁王殿下之所以来到书院就是为了未婚妻钟素秋。
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却也不全对。
毕竟朱宸濠最初的目的可是想要找机会接近朱厚照,取得对方的信任,降低对方的警惕,以待将来寻找合适的时机篡位。
当然,现在的流言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至少一直谨记父皇的叮嘱,小心防备着这位叔叔的朱厚照的确因为这份传言而稍稍降低了警惕之心。
朱宸濠看出了这个蠢侄子的想法,也乐得维持对方的误会。
因此,在见到对方时,他还适当地表现了些惊讶之色,好似真的不知对方此时身处书院一般。
之后叔侄俩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朱宸濠提出要带朱厚照回京。
然而现在正是朱厚照才经历了治水失败的挫折,位于人生最低谷的时期。
他不知该如何去承担自己身上的重担,更不知该如何去面对自己造成的错误,因此面对朱宸濠的提议,只沉默不答。
朱宸濠见状也没有逼他,只让他自己想想。
钟素秋看出了这叔侄俩之间相处的态度十分奇怪,于是向朱宸濠询问其中缘由。
朱宸濠稍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告诉了钟素秋自己的野心。
只要他继续当前的布置,那么这事迟早也是会被揭穿的。
与其因为现在的隐瞒,在将来造成与钟素秋之间的误会,还不如趁早将侍事情说开。
“你会支持我吗?”
问话时朱宸濠有些许忐忑。
他不知道如果从对方口中听见了否认的话,自己该如何是好。
放弃自己准备多年的事业吗?
亦或者是多劝劝对方,以求得对方的支持?
总之放弃钟素秋这个选项,是从来没有在他脑海里出现过的。
在男人的担忧之中,钟素秋轻轻握上了他的手。
“唉,我知道在大多数人看来你的想法是大逆不道的。说实话,我也的确被吓了一跳。
不过,仔细想想史书中的诸多记载,皇位本就是有德者居之,你有那个能力,因而有了野心,其实也算不得错处。
我只问你,你会为了自己的野心给这个国家带来战争,造成生灵涂炭的局面吗?”
朱宸濠有些许迟疑,因为他自己也不确定此事。
皇位之争,哪有不流血的?
思虑片刻,他谨慎答道,“我不敢确定,但我会尽量避免,我所希望的是让大明成为一个更加强盛的帝国,百姓安居乐业,不用再担忧外敌的侵扰。”
钟素秋闻言认真地注视着他,而后微微一笑。
“我愿意相信你。”
得到了钟素秋的支持,朱宸濠的最后一点顾虑也消散无踪。
男朋友想要争皇位什么的,桃树精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
能顺手帮忙的,她当然不介意稍稍帮一下。
朱宸濠不知道当前他想要登上皇位,最大的阻碍其实是不懂,某只妖精却是知道的。
考虑了一下该如何帮忙最简单省事之后,钟素秋决定稍稍加速一下老皇帝的死亡。
一周之后,朱宸濠接到了从京城的探子传来的消息,皇帝的身体不好了。
朱宸濠立刻找到侄子,与他说明此事,并要将他带回京城。
朱厚照既担忧父亲,又心存惶恐,同时还有些不舍自己心有好感的李凤姐。
然而时间紧迫,也由不得他进行太多的取舍,只能匆匆跟着朱宸濠走了。
朱宸濠知道一旦皇帝驾崩,其他几路同样心存反意思的藩王一定会起事,大明境内少不得要混乱起来。
将钟素秋继续留在书院里,他是绝不放心的。
朱宸濠问自家小姑娘是想要跟着自己走,还是先将她送回家去。
在岐山县有钟云山这个本事不俗的人护着,想必钟素秋也不会受到伤害。
钟素秋丝毫也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和他一同进京。
一行人到达京城没多久,先帝驾崩了,甚至还来不及给自己唯一的儿子做些什么谋划。
朱厚照还未成长起来压根没法压服朝臣。
外边三王叛乱的消息又传了过来,一时间朝堂中局势十分紧张。
正在这时,宁王朱宸濠挺身而出,先是亲自带兵平叛,又劳心劳力帮着朱厚照整顿朝堂。
当然整顿朝堂的过程中,他当然是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私货的。
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下,朱宸濠的威望越来越高。
而朱厚照本就没有自信,两相对比之下,他显得越发无能。
后来,京中不知何时竟有了些希望皇上退位,让位给宁王的说法。
这说法也不知是从哪来的,但是渐渐的,居然传入了皇帝的耳朵里。
朱厚照听了那些传言,他回忆起在书院里的生活,又想到了李凤姐。
他开始有了退却之心。
或许,皇叔真的比自己更合适那个位置。
他如此想道。
将现在已经是事实上摄政王的宁王召进宫来,二人经过了一番详谈。
朱厚照提议将皇位让给对方。
朱宸濠象征性的推辞了一番,最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
朱厚照卸下了皇位,反而觉得一身轻松。
他带着丰厚的家底和求学之心回到了书院里。
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他成功追求到了李凤姐,更是在不懂的帮助下找回了自信。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要回去夺回皇位的心思。
宁王登基之后的治理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朱厚照不觉得自己能做的比对方好。
他留在了这座小镇,后来干脆在书院里做了夫子,和不懂成为了同事,度过了平凡一生。
而朱宸濠在登上皇位之后,也达成了他对钟素秋的承诺。
二人携手相伴,直至白发苍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