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办公室,张言笑道:“厂里的效益虽然不好,但还是很得人心,说明刘叔是个厚道人。”
“和我有什么关系,这都是你爸的功劳。”刘得财跟着走进办公室,“就算在最难的时候,你爸也没有降低任何一个人的工资,每个月仍然是按时发放。”
“大家都在厂里工作不少时间了,都知道厂里的状况,知道你爸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肯定都会支持你爸。”
说到这儿,他叹了口气:“这两年,纺织和服装业都不好做,各工厂都有大面积的失业人员产生,就我收集到的信息,光是纺织工失业的恐怕就有小几十万人。”
“不止我们厂子的压力大,下面的员工的压力也很大,一旦我们厂子没了,她们就得另谋生路。”
张言在张希承的办公室转悠了一圈,翻看了一番生产计划:“刘叔,别的先不谈,厂里的库存必须先清理掉,先回笼一些资金再说。”
刘得财为难道:“我们也开过几次会,想先清理掉那些库存,但是下游的服装厂很少要我们的衣服,有些人出于人情会要一些,可是不会要太多,和我们那么多的库存相比,没有多大的意义。”
张言点了点头:“我们的衣服批发给服装厂时,一般来说是多少钱一件?”
“大概七八块钱的样子。”
“每件能赚多少钱?”
“多的一块钱,少的几毛钱。”
“利润率真低。”
“是低了点,和国外那些,但是也没办法,咱们厂子的衣服本来就不畅销,只能尽量向下压价,以让别人多拿一点。”
“试过向下游降价吗?”
“降过一两块,开始有人要了几百件,后来发现衣服实在不好卖,就算我们降价他们也不敢要了,除非我们继续降,但是那么一来,卖出去衣服我们不止分文不赚,反而还要亏钱。”刘得财叹了口气,“原本你爸是犹豫要不要继续卖,但是今天一早你爸告诉我说,这批衣服现在就算继续降价也没人要了。”
张言若有所思道:“看这形势,最佳的处理库存的方式恐怕真的是去摆地摊。”
“摆地摊?摆地摊能卖几件衣服出去?”刘得财原以为张言在开玩笑,但他说出这句话以后,好一会儿没有得到张言的回应,于是抬头看向了张言,发现张言竟然一脸沉思的模样,好像真的在思索,摆地摊能不能把库存清理出去。
见状,刘得财连忙劝阻道:“阿言,摆地摊肯定是不行的,卖不出去多少衣服,要不然也不用等着你来考虑这个方式了,要是有用,我和你爸早就亲自去摆摊了。”
张言笑眯眯道:“未必没用,可能只是摆摊的方式没用对。”
来自后世,他见过无数种摆摊吸引客流的套路,虽然自己没亲自去摆过摊,但是试一试说不定有奇效。
刘得财眨了眨眼睛:“真的要去摆摊?”
张言反问道:“刘叔还有别的办法吗?”
刘得财诚实地摇了摇头。
张言说道:“要是我的办法也没有用,那些库存还要向下降,直到有人愿意接手为止。”
刘得财有些心痛道:“那得把衣服的价格降到垃圾价,这么一来,其实那些库存也卖不出多少钱。”
二十分钟后,张言驾车来到了虹口区。
刘得财坐在副驾驶的位置,神情复杂地看着外面街道上的人流:“你爸要是知道你来厂子第一天就拿着厂里的库存去摆摊,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张言毫不在意道:“老实说,要是放在以前,我可拉不下这个脸,现在能拉下脸干这个,我老爸肯定会夸我懂事了。”
刘得财诧异地看向张言的侧脸。
这个模样的张言比起以前见到时确实要成熟了许多。
他其实非常不看好摆摊,也不认为摆摊能够清库存,但是既然张希承让张言过来折腾,那他也就陪着张言去折腾了。
等回到厂子里后,再把张言所做的一切都和老张说说,不知道老张是不是真的会认为张言懂事了……
摆摊首先得选一个合适的地点。
虹口区是上海最早开发的区域,也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比较适合摆摊出售衣服。
张言驾车在虹口区转悠了两圈,最终把目标定在了乍浦路上。
乍浦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盛于90年代中期。
作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乍浦路现在便是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
乍浦路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和黄河路那边相比,在这里能让上海人花较少的钱吃到较好的环境氛围。
在这里可以找到最正宗的上海小吃,可以在路边可以吃小吃,也可以去包厢吃小菜,也可以去装修豪华的饭店吃高档菜。
乍浦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人的不同的需求。
黄河路那边是各种老板与股民活动的场所,在那里吃饭的人通常一掷千金。
与之相应的,在乍浦路这边就能看层次较低的消费者。
人流量多起来之后,乍浦路就不止是小吃街,在靠近四川北路这一段,两边还开了不少的服装店。
这里就较为适合摆摊出售衣服。
张言把汽车停在一个不阻碍别人做生意的地方,查看了一会儿街道上的人流情况。
“这里人流量很多,到了晚上还要热闹,是很适合摆摊。”刘得财也在向外看,“不过想要把衣服卖得好,也不容易。”
“刘叔,那家店是开不下去了?”张言的目光停在一个打着转让广告的服装店。
那店挂着一个“孟龙服装店”的招牌,门倒是开着的,但里面的衣服稀稀拉拉的,没剩几件,门口也是脏兮兮的,堆着各样的包装袋,看起来是经营不下去的服装店。
刘得财向那边看了一眼便点头道:“我以前和这家服装店的老板打过交道,是个吝啬的人,开店连个利索点的销售员都舍不得请,衣服怎么卖得出去?”
张言打开窗户,对刘得财说道:“麻烦刘叔去跑一趟,不管是租,还是用其它什么方式,尽量说服这家店的老板,让他把店让我们用几天。”
刘得财明白了张言的意思,赞同道:“有家可以用的装修好的服装店确实要比直接在路边摊卖衣服要好。”
他拉开门,走下了车:“既然他都不想做了,我们给他一些钱租几天,应该没有问题。”
整理了一下衣服,刘得财迅速向着那家服装店走去。
张言在车内等着。
只进入了服装店不到十分钟,刘得财就走了出来,对张言点了点头,示意事情已经办妥。
张言回以笑容。
在刘得财的身后,一个中年女人出现在服装店的门口,满脸笑容地看着刘得财,好像和刘得财说了句什么。
刘得财转头回了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