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杏等啊等,等到了来年上已。她在秋子上坐了一整天,从早到晚,从低晃到最高,却怎么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这年九月,燕赵开战。前线军报传来,燕赵各有胜负,今日燕军攻下赵军城池,明日赵军新杀燕军大将。她听闻,赵军有个姓齐的小将军,初出茅声却十分狠辣,燕军在他手里已损了好几员大将。
燕军恨透了这个小齐将军,许多人请命去杀他,最终派出的是燕杏同母的兄长,燕国的二皇子。
兄长是燕国数一数二的勇士,此番有他出战,段忆几乎没有胜算,燕杏知道,段忆是燕国的仇人,可她还是忍不住去担心他。
燕国二皇子阿兄会把那小子活着带回来见你最后一面,然后再杀他
燕杏沉默着点点头,这是兄长能为她做的最大限度的事了。
然而,不久后传来的战报上写着,二皇子战死。信使说,齐忆敌不过二皇子,险些丧命两军阵前,但不知为何二皇子竟没有乘胜追击,而是约定次日再战,谁知当夜赵军趁夜刺杀,用淬了剧毒的匕首要了二皇子的命。
燕杏呆呆听着,蓦地落下泪来。是她的错,阿兄是为了她才手下留情,是她害阿兄丢了性命,是她害一个战功累累的将军死于最卑鄙的手段。可这一切,都与齐忆脱不了于系。
她不信齐忆不知道与他对战的是她同母兄长,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他就一点都不顾念她吗?刀剑无眼,如果阿兄是因为在战场上技不如人而身死,她会伤心,会难过,却不会怨恨。可不是的啊,阿兄留他一命,他却以阴私手段害了阿兄,燕杏实在无法把记忆中的明媚少年和战报里手段阴毒的敌国将军联系起来。
她想,她一定要再见他一次,问问他为什么,然后一一她要杀了他,为阿兄报仇。
趁燕皇忙着处理前线的事,燕杏悄悄溜出了宫,骑一匹快马,星夜兼程,在二十日后赶到战场。她到的那个晚上,赵军粮草被烧,一片混乱里,燕杏悄悄进了齐军大营,找到了齐忆
不是明媚的少年,也不是阴毒的将军
军帐里有浓重的药气,齐忆卧在榻上,面色青用,规得让燕杏不敢相认。她脑中一片混沌,却也看出他这是中霜了,可是,中毒的不是阿兄吗?齐忆又是被什么人下了毒?
她又累又倦,来不及质问,已趴在他身边沉沉睡去。过了不知多久,有人轻抚她的脸惊醒的她一把抓住那手,那手瘦骨游的,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痛恨与不舍一起涌上心头,齐忆哑着嗓子问
燕杏齐忆,我阿兄为我不肯伤你性命,可你为什么要下毒杀他?
小将军(齐忆)燕人是这么说的?说我下毒杀了你阿兄? 阿和,那是你阿兄,我怎么会害他,你且看看,中毒的人到底是谁?
齐忆告诉燕杏,他与她阿兄交战时,两人为了不让同一个小姑娘伤心,手下都是留了余地的。那天两人战平,约定来日再战。当天晚上,齐忆便突然中了毒,幸好亲兵里有人懂些岐黄之术,立刻找了草药,暂时缓住了毒势,他以为是燕国细作下毒,可次日,燕军大营也传来消息,二皇子也中了毒,且己毒发身亡。
齐忆心中警铃大作,趁意识还清醒即刻派人去查,竟查出军中有人通敌的消息。余毒日日发作,他强撑着追查通敌之事,最后查出的结果令他不敢相信,却不得不面对一一通敌的不是普通人,而是赵国太子和郑家,太子及郑家与燕国皇叔密谋,先是挑起战争,又在战争中互通有无,所以战况才始终胶着。
许明绪庸常无能,而永王梁王素有贤名,因此他想除去段家和周家兵权,如此永王和梁王对他就没有威胁;而燕国皇叔想除去皇帝亲信的兵力,如此他就可以兵变登基。为此,两人不惜置军民性命于不顾,不惜给己方大将下毒,以尽快达到目的。
齐家军一旦战败,太子就会怂恿皇帝调周家军来前线,所以齐忆硬撑着封锁自己病重的消息,以病体坐镇后方,不让太子的阴谋顺利实施。他几次派人把证据传回京城,可怎么也送不出去,通信之路被大子和郑家把持,他们不会让任何揭露他们的消息传到皇帝耳中。
他们等得,齐忆却等不得,他的生命一天天流逝,一旦身死, 大势难挽。还好,他等来了燕杏,他挣扎着坐起,用尽所有力气嘱咐
小将军(齐忆)阿杏,回燕国去,把一切告诉你父皇.....
鲜血从他口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每一声阿杏。都伴着他的鲜血。他死在燕杏怀里,燕杏在他身边和衣躺了半宿,流干了眼泪,在次日太阳升起之前,策马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