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上的工作成果颇具成效,效率蛮高,三个人旋耕完了将近一半的田块。
还有些田,得等开完沟、排完水后,才能下机器。
相比于机器组的较为顺畅,排水这边的问题就有点麻烦了。
早上一直在使用抽水泵去排田里的水,但是效果很不好。
而且后面杭州要下好多天的雨,所以排水真的要马上了。
小休了一会儿,就穿上雨衣、拿着锄头耙子,浩浩荡荡地准备人工开沟了。
大部队先来到了五号田,打算集体先攻克这块田,一块一块来。
李耕耘走吧。
李耕耘走,穿着这个衣服不怕。
本来田块就不干,下着雨就更湿了。
大伙下田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脚刚进地就被这泥给背刺了。
李耕耘率先下了田,没有先往里走,而是转过身给后面的人搭着手。
王一珩好滑哦。
王一珩下了田,没走几步差点就摔了。
林苒搭着面前李耕耘伸出的手,斟酌着迈着步子。
鹭卓坠在最后,注意着她的动作,随时准备伸手护她。
但好在,除了王一珩出了个小差池,其他人经过这几天的种地生活,都能算得上是颇有经验了。
这点小困难,跟开沟比起来,真是just so so
下了田也没有多说,等李耕耘分好地块后,拿起工具,埋头就是干。
泥和着水,一锄头轻巧的下去,负重的起来,每一次都极费力气。
隔得近了,都能听见对方压抑的喘息声。
李昊现在下一步是干嘛?
李耕耘就一条沟一条沟地排吧,就往那个大沟里边引。
李昊好的好的。
李耕耘就把它通了,一条水渠就通下去了。
卓沅好。
每一次挥舞着锄头,都是对自身的一次极大考验。
李昊我这个怎么那么难挖啊。
卓沅用这个完全铲不动。
卓沅拿的是铲子,一铲子下去是容易,可是将铲子带泥抬起那才难。
卓沅我都想直接上手了。
效率太低了。
卓沅停下机械地挥动者的手,一步一泥坑的、往李耕耘那去。
卓沅耘哥。
李耕耘啊?
卓沅我这边死活挖不动咋搞?
李耕耘挖不动?
卓沅这边死活铲不出来。
卓沅白净的脸上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溅上了泥,就满是疑惑地等李耕耘给出解决方案。
李耕耘你一次少铲一点不就行了吗!
李耕耘还以为他遇到了什么世纪大难题,就这!?
卓沅一次少铲一点?
李耕耘对啊,你铲不动你铲这么多干嘛?
卓沅好吧。
卓沅呆滞了,转身回去继续干了。
真的好累。
蒋敦豪这个太累了。
蒋敦豪将锄头立在地里,人也立在地里,就那样站着,放松着酸痛无比的手臂。
而不远处的00后组,早已摒弃了不趁手的工具,直接上人了。
字面意义上的上人——直接用脚开沟就是了。
林苒一开始还想着还可以,第一下耙子下去,好嘛,根本就起不来。
还是陈少熙“见义勇为”,帮她把这一把给翘起,不然真的是,活还没干呢,装备先丢了。
后面尝试着一点一点挖,但是效率太——慢了。
一转头看到王一珩也耙不太动,耙一丢,用脚再撇一丢,这才开辟了新的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