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自也没有坚持处置,赵祯也是偃旗息鼓,毕竟皇宫也不是不能多养一个公主,叫了九年的妹妹也不能一朝抹去所有,只是经此一事,荣国公主本就不剩多少的名声,便更加荡然无存。
一般来说,真假公主,真假千金一事,在话本子里是屡见不鲜,当事人或许会很激动,但对于那些为了生计奔波的老百姓来讲,这事并非什么大事,反正真公主假公主都能过得比他们好,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就别给谁抱不平。
可架不住荣国公主的前科太多了啊,他们未必很代入真公主,却不能不代入当初的秦香莲,毕竟这个世上有不少女子纺纱织布供丈夫读书,想一想夫君一朝金榜题名,自己不但不能享福做官夫人,还要被公主夺去丈夫,谋害性命,选择和离还要被其造黄谣,诋毁清白,还要被公主派来混混不断上门骚扰,便能引起大部分女人对狐狸精的仇视,而她造黄谣的对象,竟还是包拯大人,那么范围可就大多了,从读书人到底层所有百姓一概仇视,而当真假公主这事爆发之后,这份反噬便变得越加严重,真假公主的事能被赵祯送到开封府公开审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赵祯已经瞧不上荣国公主这个假货了,旁人的嘴也堵不住。
“我当这什么狗屁公主有多高贵,原来是葛家的野种。”
“怪不得这般下贱爱当偏房,可怜秦娘子,当初差点给这贱人逼死了。”
“秦娘子是好人,开了丰乐楼,也招收过不少从良的风尘女子,靠自己的手吃饭,那荣国公主的走狗却在到处宣扬秦娘子的不是,随口便污蔑秦娘子做皮肉生意,真是心肝和她那亲爹一般的黑!”
“包大人险些就栽在那假公主的手里,幸亏老天有眼,得以让真公主还朝,我看那真公主性子温婉善良,又知恩图报,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也没让她离开,那才是官家的亲妹妹!”
“当初包大人也帮她回宫做了不少事,结果……真是白眼狼啊。”
……
众人议论纷纷,李今朝却只专心教着冬哥春妹读书写字,她的丰乐楼规模也算很大,从账房到小二厨子以及揽客引流的歌舞伎也算得一应俱全,日子也算很圆满。
只是白玉堂望向她的目光越加探究,“你看起来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算计人的手段可是又多又狠,也不知那荣国公主被你害成这样,会不会后悔招惹你,四哥说你是精通诗书音律的才女仙子,我看也不尽然!”
李今朝那张美得犹如天山雪莲的容颜依然透着无懈可击的冷意,不见半分心虚惭愧,“五爷是认为,精通诗书音律,就该受了委屈不反击?不食人间烟火,就该被人害了也不知所以然?我秦香莲带着一对儿女从均州来到汴梁,哪能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至于四爷怎么想,五爷怎么说,我都是问心而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