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皇后颜面,什么家族荣耀,在失去孩子的锥心之痛面前,都成了天大的笑话。
是她错了,是她亲手断送了永琏的性命,是她让璟瑟失去了额娘的庇护。
巨大的愧疚与悔恨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她不再哭闹,也不再言语,只是睁着一双空洞的眼睛,怔怔地望着床顶的流苏。
太医来了一波又一波,药也一碗一碗地端进来,可她全然不配合,喂进去的药,多半又会吐出来。
整个人迅速地消瘦下去,形容枯槁,仿佛生机正一点点从她身上流逝,只剩下了一具熬日子的空壳。
……
长春宫的死寂,让宫外的富察夫人心急如焚。
女儿是她毕生的骄傲,如今落得这般田地,她如何能甘心?
她想尽办法,通过门路,将一封封信笺悄悄递到素心手里。
信上字字句句,都是催促素心想法子,或是去求皇上开恩,或是将璟瑟公主的近况告知皇后,好歹让她有个念想,重新振作起来。
素心拿着夫人的信,只觉得烫手。
她看着榻上形同槁木的皇后,再想想因自作主张而被杖毙的素练,心中一阵后怕。
夫人的法子,只会是火上浇油。
如今皇上正在气头上,去求情只会惹来更大的厌弃。
而告知公主的近况……公主在乾清宫偏殿,由皇上亲自照看,自然是千好万好,可这好,恰恰证明了皇上对皇后的彻底否定。
这岂不是在皇后的心口上再捅一刀?
素心不敢赌。
她只能将一封封信烧在铜盆里,看着它们化为灰烬,然后继续沉默地守在皇后身边,盼着她能自己熬过这一关。
从此,长春宫的大门紧闭,真正成了与世隔绝的冷宫。
中宫失势,慧贵妃娴妃相继被打入冷宫,苏绿筠降位,海兰算计嫡子证据确凿……
现在高位嫔妃几乎全部阵亡,整个后宫的权力出现了巨大的真空。
这让一直安居慈宁宫的太后,嗅到了机会。
这日,她特意命人炖了参汤,亲自送到了乾清宫。
皇太后皇帝终日为国事操劳,也要顾惜自己的身子。
太后将汤碗递给弘历,眼中满是慈爱。
弘历谢过,敷衍地喝了两口。
太后看着他,状似不经意地叹了口气:
皇太后说起来,这后宫近来也着实不宁静。皇后病着,贵妃没了,底下的人没了管束,难免生出些乱子。哀家瞧着,都替你心烦。
弘历放下汤碗,眼神微冷,他知道,正题来了。
弘历皇后只是一时伤心过度,底下有敬事房和各宫主位在,乱不了。
太后却摇了摇头:
皇太后话是这么说,可六宫之事繁杂,总要有个统领全局的人才行。你日理万机,哀家瞧着也心疼。若你不嫌哀家老眼昏花,哀家倒是可以暂时帮你看着些,总不至于让后宫出了岔子,让你在前朝分心。
话语里的试探和对宫权的渴望,再明显不过。
弘历心中顿时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厌烦。
皇额娘的心思,他岂会不知?
她从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