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不饱是家常便饭,唯一能吃到饱的一种美食,就是柳叶包子。
那时候,奶奶一大清早就背着箩筐去柳树旁边采集新鲜的柳叶。
这时节柳叶还没有长成,只有些细软的叶片挂在枝头,奶奶每天都要摘好几斤放在自己的箩筐里。
柳枝在空中摇曳,柳叶在地上随风轻舞,在这片宁静祥和的农村里,这是一副绝美的画卷,一幅充满了童趣的图画。
奶奶会把新鲜柳叶放到大锅里面,用热水煮沸。再将它们捞出来泡到盐水里。定时的换水,直到泡到三天以后把它捞出来拧干晾干。
然后放在锅底上蒸熟,用筷子夹起来,蘸了点辣椒油放到盘子里,这就是一个美味的下酒菜。
当然最常吃的还是柳叶粥。偶尔吃包子。
柳叶粥做法简单,用花生仁、胡萝卜丁加盐、豆子腌制而成。用勺子搅拌均匀,再用凉水浸透,再拿一根粗木棍插着放在锅子里蒸熟。用勺子舀出来放到盘子里,然后把柳叶切成碎末倒进去,盖上锅盖。
粥很快就熟了,香气四溢。
吃完了早饭,奶奶就坐在门口。
那时候,天刚亮,还是一片漆黑。柳枝的叶子上沾染着露珠,微风吹过,带着湿润的寒意。
那时候做柳叶包子,需要把柳叶提前放到水里泡大,然后再捞出来剁碎,最后加上一点盐,富裕的人家会加上一点肉末,最后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把它做成包子放锅蒸熟。
而那时候,因为天气冷的缘故,柳叶已经开始泛黄。
奶奶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忍不住掉下眼泪。
她叹了口气,又看着天空发呆。
她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是她的身体却在微微颤抖。
她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