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冬,紫禁城被一场大雪笼罩,纷纷扬扬的雪已落了三日仍未停歇。乾清宫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积雪厚厚一层,檐角的走兽在暮色中透着冷冽的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宫廷的威严与冰冷。新帝爱新觉罗·胤禛登基三月,这明黄色龙椅的重量还未完全适应,权力的漩涡却已将他紧紧裹挟,眉宇间的沉郁比在潜邸时更添几分。
万能龙套(爱新觉罗·胤禛端坐在明黄色的龙椅上,指尖轻轻叩击着紫檀木御案,案上奏折堆积如山,压得宣纸微微发颤。)
苏培盛:总管太监(躬着身,声音压得极低,轻声说道)万岁爷,夜深了,进些夜宵吧?奴才瞧着您这一日都忙着批阅奏折,身子骨可得顾着些。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抬眼,烛火映在他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疲惫又带着威严)苏培盛,江南水灾的折子,户部批了多少银子?
苏培盛:总管太监(连忙回道)回万岁爷,户部按您的旨意,拨了三百万两,只是……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眉头微皱,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只是什么?有话便直说,莫要吞吞吐吐。
苏培盛:总管太监(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说道)年大将军递了密折,说西北军饷也该补了,否则怕军心不稳。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嘴角勾起一抹冷峭,冷笑一声)年羹尧……(缓缓说道)告诉他,军饷月底到,让他安分些。这年羹尧,于朕而言是左膀右臂,可功高盖主之事,朕不得不防,这平衡之术,需得时时掂量。
苏培盛:总管太监(应了声“嗻”,正欲躬身退下)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突然叫住)选秀的事,内务府拟好名单了?
苏培盛:总管太监(赶忙转身,恭回道)回爷,已拟好,正等着您过目。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窗外纷飞的雪,若有所思)嗯,(声音低沉而坚定)家世要清,品行要端,别弄些只会争风吃醋的进来。这后宫,是朕的根基所在,亦关乎前朝安稳,选人需慎之又慎。
苏培盛:总管太监(微微抬头,试探地问道)万岁爷,那这选秀名单,可要现在就呈上来?奴才好去吩咐内务府的人候着。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了敲,沉思片刻后说道)且慢,先让内务府把名单再细细核查一遍。着重查一查这些秀女的家族与朝中大臣有无暗中勾结、结党营私之嫌。朕可不想这后宫成为前朝那些人拉帮结派的温床。
苏培盛:总管太监(面露难色,但依旧恭敬应道)万岁爷圣明!只是这核查之事,怕是要费些时日,内务府那些人办事向来拖沓,奴才怕耽误了选秀的进程。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眼神一凛,目光如炬地看向苏培盛)拖沓?那就给朕催着点!告诉他们,若是误了事,朕绝不轻饶。朕登基不久,正需借这选秀之机,稳固后宫,平衡前朝,此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苏培盛:总管太监(被胤禛的眼神吓得一哆嗦,连忙跪地)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去传旨,让内务府的人连夜核查,定不耽误万岁爷的大事。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挥了挥手,示意苏培盛起身)起来吧。另外,年羹尧那边,你找个人暗中盯着点。他手握重兵,在西北又颇有威望,朕虽用他,但也得防着他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苏培盛:总管太监(起身,低头回道)奴才明白。只是这暗中监视年大将军,若是被他察觉,恐怕会惹恼了他,对万岁爷不利啊。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若安分守己,自然察觉不到。若是他真有异心,那朕提前知晓,也能早做打算。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朕的皇位。
苏培盛:总管太监(心中一凛,连忙说道)万岁爷放心,奴才定会安排妥当,找最可靠的人去盯着年大将军,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刻来禀报万岁爷。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你办事,朕向来放心。这宫里宫外,事事皆需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你跟了朕这么多年,该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苏培盛:总管太监(诚惶诚恐地说道)奴才跟着万岁爷多年,深知这宫廷的险恶。奴才定会尽心尽力,为万岁爷分忧解难,守护好这紫禁城的安稳。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的雪景,喃喃自语道)这雪,不知何时才能停啊。这宫廷的风波,又何时才能平息……(然后转头对苏培盛说)去吧,按朕说的去办。
苏培盛:总管太监(躬身行礼)嗻!奴才这就去办。(然后缓缓退下,脚步声在寂静的殿内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