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询羽不是身穿,他穿到的这具身体,也就是原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昨夜发病已经去投胎了。身原已经去投胎了,这具肉身就留给了沈询羽。极为巧合的是,两位均名为沈询羽,且同是医学领域的学子。
不一样的是「沈询羽」,修习的是大外科,这时医疗技术并不发达,国内的医生大多是世代传承的中医,外科方面并不发达。
所有一切需要做手术的一律归为外科,心脏,脑部神经这一类大手术国内都做不了,像「沈询羽」这种只能靠中药吊着,没有任何办法。
「沈询羽」投身医学的初衷,源于他对治愈自身疾病的渴望。即便未曾亲身体验过健康的生活,他仍怀着一片仁心,愿以自己的努力去拯救更多人,即便生命的终点到来,他亦无怨无悔。
只是可惜,「沈询羽」,没能坚持到那一天。
沈询羽思索一番,即然继承了人家的东西,便好人做到底,实现他的理想吧。
沈询的宿舍为四人间,内设床铺、桌椅及洗漱设施,尽管设施简朴,但在当下这个时代,这样的居住条件已属上乘。
学医修习外科的人数不多,他们专业这届只有五十四个。
在追求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并不总是平坦顺畅。许多人家庭经济拮据,以至于连基本的学习机会都变得遥不可及。
大外科专业的学生基本是非富即贵。
国内大学开设医学专业的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非不愿为之。
自古以来,中医一直是中国治病的法宝,虽然也在不断吸收外国的医学知识,但受限于自身条件,仍以传统中医为主导。
沈询羽目前就读的学府,是北平大学医学院,这所学院正是京城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谁曾想到,命运之轮巧妙转动,最终他还是重返这片熟悉的土地。
沈询现在是大三学生,明年就可以选择导师出去实习了。
能在这里见到的老师基本是某个医院主任及以上级别的医师。
遗憾的是,我国西医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空闲的医生不得不跨科室授课,以满足教学需求。然而,这样的努力仍显不足,为此,北医高新特地聘请了D国的著名医生担任学生导师,以引入他国的先进医疗技术。
上午安排了两场理论课程,均由林先生主讲;而下午则有一节实践操作课程,由来自D国的白恩斯·曼德医生担任讲师。
世界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曼德先生曾在此刊发表过三篇学术论文。《柳叶刀》作为医学领域的权威出版物,其上多数文章对人类医学进步具有划时代的贡献。能在该刊物的平台上发表作品,无疑是学者们梦寐以求的荣誉,足以使作者的名字永载医学史册。
前世,估且称为前世吧。沈询羽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心脏领域的重要论文,在那一年,我国在联合国会议上拥有显著的影响力,任何因素都无法阻挡杰出学术成果的传播。
当下情形与昔日已大相径庭,目前我国正面临诸多困境,犹如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各个方面均遭受外部压力与打压。
卓越的文章无人撰写,亦无人问津发表。
沈询羽垂眸整理好情绪,他还有许多事要做,不能耽误时间了。
沈询羽需要加速完成学业,投身前线,那里有无数民众正等待拯救。
穿越回这个时间点,,沈询羽心中不免感到沉重的压抑,他清楚地知道未来数十年间的种种变迁,而这个时代无疑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正是由于这一先机,沈询羽得以从容部署,凭借自身的卓越能力,拯救了更多宝贵的生命。
沈询羽内心清楚,这长达100年的抗战,最后一定会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