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剧情及大部分人物均为虚构)
事情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在山西省太原府寿阳县,县城边上小村庄里的一户人家,夫妻二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儿子。说孩子叫什么名字呢?姓李,小名叫小圆,家里没什么文化也没给孩子取大名,所以小圆这个名字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一直都在用,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看到这个孩子也叫他小圆。父亲老李,虽然好喝酒但是勤劳能干,靠给人干杂活养活一家人,母亲李王氏,也给别人缝缝补补赚点小钱。一家人过得虽然不富贵但是不至于饥一顿饱一顿,孩子长这么大也没生过什么病所以日子过得很有盼头。
按理说一家子老实人日子应该可以平平淡淡的过去,看书的各位都希望他们一家子平安,但是我不能让他们平安(狗头保命🐶)。
这一天,小圆在路边玩,从面前过去一个尼姑。“和尚好!”小孩,不知道什么是尼姑什么是和尚,在他的理解里秃子都是和尚。
尼姑白了他一眼,有点不高兴,“好好看看小孩,我怎么能叫和尚呢?”“哦。。。”小圆若有所思“和尚媳妇好!”“谁家缺德孩子!”尼姑一扭头就走了。
这一幕被谁看在眼里呢?一个大和尚(跟尼姑不认识),“知道为什么训斥你嘛?”和尚对小圆说,“对我们出家人哪能这样叫啊?”小圆想了想“那我该怎么做呢?”“这孩子,叫声大姑多好。”小圆点点头,一眨眼和尚就不见了。
过来一段时间,尼姑办完事回来了,又碰到小圆了“大姑好!”小圆记住了,要叫大姑。尼姑很高兴啊,“好孩子啊,谁教你的啊。”“大姑夫!”“这缺德孩子,别让我再碰到你了!”
说不碰到,但是不能保证遇到变故。怎么回事呢,就是那天晚上,这尼姑在道上走,就在县城边上迎面来了个人,这主看着就不像好人,一伸手就把尼姑拦住了,“这位大师傅,打何处来啊?啊?”一脸奸笑,“哦,施主,贫尼。。。”还没等尼姑回话,这个人的手就开始往尼姑的身上抓。尼姑心里咯噔一下,心说坏了,遇到流氓了!“施主,请你自重,我可是出家人。”“没事没事,出家人怎么啦,正好我家里需要点法事,上我家去吧。”伸手就开始抓尼姑的裤子,尼姑一挣,裤子撕破了,转身就跑,流氓就追。
跑来跑去看到一户人家晚上还掌着灯呢,赶紧跑进去了,流氓一看进了人家了就没再追抹头跑了。尼姑慌慌张张跑进屋,一看,屋里俩人,女主人正对着灯给人缝衣裳,还有个小孩:“和尚好!”这么巧,跑到了小圆家。李王氏一看,来了个尼姑“诶呦,这位大师傅,您这是?”尼姑刚缓了口气,把这事一说,李王氏一听“诶呦,怎么出了这事了,现在这坏人可真不少,这样吧大师傅,今天晚上先住我们家吧,正好孩子他爹出去给人干活去了咱俩人做个伴。”尼姑看看外头流氓也跑了,叹了口气:“不了不了施主,太给您添麻烦了”又低头看看自己“您能借我件裤子吗?”
李王氏点点头“行,您等着我给您拿去。”家里没钱,一共一盏灯,李王氏找裤子的时候没拿灯,就顺手拿了一件,她以为裤子是自己的可万没想到,是老李的。尼姑换好了裤子,千恩万谢跑了回去。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就听到院子里来人了“家里的,我回来啦。”听声音是老李,“还忙着呢啊。”老李乐滋滋的进了屋,一身酒气,“这几天啊,帮人家盖房子,也没回家,人家还不错,盖完了还请我们喝了顿酒,你瞧。”打怀里边,掏出来一个布包,里头是二两银子。
李王氏挺高兴,“呦,给这么多呢!”老李笑笑,“对了媳妇,我那裤子给我拿来吧,这件脏了。”“行,我给你找去。”李王氏来到装衣服的柜子里,一拿,裤子是自己的那条。“诶,坏了。”她家这么顺嘴一说,老李听见了“什么玩意坏了?”“哦哦,没事,你别管了。”“别管了?”老李拿着灯过来了,“什么我就别管了,我得换裤子啊?”过来一看,自己的裤子没了(穷苦老百姓就一套换洗的衣服)“诶,我裤子呢?媳妇,这是怎么回事啊?”老李起了疑心了,首先裤子放柜子里不可能平白无故丢了,一定是媳妇给了别人了。
“诶呦你别管了,”李王氏一开始没想那么多,她就想着如果把尼姑说出去影响她的名誉。“啊?什么我就别管了,媳妇,你在家里偷人了吧!说,裤子给谁了!”千不该万不该,小圆说话了:“给和尚了!”因为在他叫大姑人家也不爱听他就乱了,索性就都叫和尚吧。“啊?给和尚了!你偷人也不能偷和尚啊!”老李特别生气,李王氏感觉解释:“诶呦缺德的,你别听孩子瞎说,不是和尚是尼姑。”小圆一听也赶紧喊“对,不是和尚,是。。。额。。。大姑夫!”
这一句话可就乱了套了,怎么解释都不行,三说五说两口子就打起来了。小圆这时候是真害怕了,想说话也说不出来,只有哭。最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他本以为第二天早上起来就没事了,可谁想到,第二天早上他起来一抬头!“娘啊!”
只见自己的母亲,在昨天晚上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