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八年过去了,这一年李天庆20岁,李天元16岁,二人一起长大可以说是比亲兄弟还亲,在别人开来这俩人就是亲哥俩。
哥哥李天庆喜欢读书,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就经常给他请先生教他念书,现在家道中落这孩子很争气更用功读书,琴棋书画都十分有造诣。在书社里边他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哪怕是在整个太原府,只要是读书人提起李天庆没有不知道的。
“李天庆知道吗?”
“您是说寿阳县那位大才子啊?知道知道,人家那文章写的是真好!”
弟弟李天元练武,他小时候两年流浪生活使得他不管是内心还是肉体都十分坚韧,自己也努力,自从来到这家宅子,每天锻炼身体,长大一点呢开始走名师访高友,学了一身本领。想的是啊,自己练就一身武艺将来保护自己哥哥。
兄弟俩能文能武,谁见了这哥俩都挑大拇指,谁见了都喜欢。
这一天,清明节,兄弟俩买了点东西,有吃的有酒还有点檀香和贡品准备去扫墓。走了不远来到了坟地,李天庆给父母的坟前,给上了几炷香,李天元呢就在李天庆父母的坟旁边,自己堆了点土,就当是他父母的坟,因为他爹跳河死的尸体早就飘走了,他娘上吊死的后来一把火也给烧没了,所以没有坟。
二人扫墓完了,就地铺了一块布,摆上酒菜,就在这吃中午饭。二人喝的有点多,边吃边聊,聊着聊着就聊到李天庆成亲这件事。
“诶,哥,您今年也老大不小了,您这终身大事也该考虑考虑了吧,别等着白大爷着急了催你。”(古代人结婚早,有16岁结婚的都算正常)
“害,不着急,”李天庆边说边端着酒杯“我想的是啊,等你在长大点,咱们一块成家多好,更何况你看你哥哥,说句不谦虚的也算是有点才华吧,我要是想找还不简单?”
“也是啊,哥,不过您哪就别等我了,您还是早点考虑这事吧,省着白大爷着急。来咱俩再喝一个。”
一说起白大爷,李天庆若有所思,因为这些年来白大爷对他俩就跟亲爹一样,所以他俩对白大爷十分的尊重,“行了,没事,回去我好好考虑下。”
二人光顾着聊天,谁也没发现在不远处有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俩!
慢慢的天色已晚,二人晃晃悠悠的回了家。等到了家天已经黑了,二人各自回了自己的屋里睡觉。夜至三更,一个黑影瞬进了院子里,来到李天元西屋门前,门吱呀一声开了个缝一只眼睛往里瞄了一眼,瞬间就把门关上了自言自语道:“这屋里的三个可都不好惹!”一回头,来到了东屋李天庆的门口,笑了一下,“至于你,就很合我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