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乐在场……
安陵容总是会想起她的“妹妹”。
那个原本仿照安陵容,做出来只为了让林秀安心的妹妹。
如今她却有了自己的生机。
想来若是她在场,定会觉得这计划不妥,非得想出一个妥善的法子。
可是在这世道,一切的规则早已定好,是没有完全且公平的方法的。
一切的一切,早已注定。
尊贵之人吃下卑微之人,卑微之人吃下更卑微的。
如果有人缺了空,自然有另一人填上。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
就像林安乐所在的军营——因她们是女子军,且参军年数少,遇见年家军时也是关键时期。
哪里知道,贼来如梳,兵来如篦的道理?
她们被百姓接纳,不仅仅因为她们打仗打的猛,还因为她们不四处掠夺,强行征收好处。
毕竟每家每户看到官爷辛苦,给上十个铜板,在大人物的眼中又算什么?
上头的官员层层剥削,把本该好好交到官兵手中的钱粮吞没得不剩多少,官兵为了畅快或是为了活路,只能去剥削百姓。
曹琴默虽残忍,但她的确是这个朝代需要的人。
她比谁都知道这样的道理。
但安陵容不会放她出去。
她只会照着曹琴默的模样,选好一个又一个的人,再扩散到乡间田野之中。
也正因知晓了海上还有不少富庶的国家,目光长远之人都明白,生育一事的重要。
若要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俱是国力最强盛,百姓生活相对较好的时候,人口越多。
可这是按照男子自强的法子来说的。
这其中消耗的女婴并不被录入其中。
安陵容也就捏准了这点,命人以朝廷奖励生子的名字发放赏钱。
只是这子,也包含女子。
朝中人也有明白安陵容想法的,他们想要阻挠,说生了女子就酸给了赏银也该是男子的一半。
可户部侍郎为他们算了笔帐。
如果按照他们想的反着来——甚至更决绝些,家中没有女子,便拿不到赏银,有了男子,甚至不给三瓜俩枣又该如何?
京中家家户户的孩子众多,乃是因为养得起。
可多得是平民百姓生下孩子后,发现是女娃,就丢去了弃婴塔。
若是当地没有好心富户出资修建弃婴塔的,便扔在深山老林里,不过几日便能再无烦忧。
按照这种逻辑,给出去的银子岂不是要少一大半?
与此同时,还能赚来美名!
听了这番话,官员们俱是拍手称快。
就连被安陵容选中的几个富家女子中,听了这话的,也要赞叹一句此法妙极。
至于怜悯那些女婴……她们坐得太高,只是为她们掉几滴泪,也就算性情中人了。
她们低不下头,也就像安陵容早先预料到的,她们也不会去田野中去。
她们和权贵世家中出生的男子一半,求的是名利,求的是高位。
但安陵容要的就是她们目光灼灼,不看凡尘。
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从凡尘中来,一心向往朝堂中钻?
他们也不愿过百姓过的日子,更不愿穿不上绫罗绸缎,不能呼奴使婢,更怕自己还在底层,就能被人随意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