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皇后面如死灰,可她们预想中的恐惧之事,并未发生。
年世兰仿佛死了一般,没有任何动静。
可她们笑不出来。
去东瀛的那支军队回来了。
他们这些富家公子,还未上岸,就被海浪与倭寇逼退。
其中倒有支小队,与大部队走散,至今也不知去向。
但当时他们已经离东瀛极近,想来乐观些,应该去了东瀛,而不是被海浪吞没。
于是,朝中的重点,迅速从宗室与大臣之争,转移到了是否要派人寻回走失之人上。
他们一夜之间变了性子,原本争得头破血流之事,纷纷被他们以“这是后宫之事,我们这些外臣不好插手”为由推拒。
比起远在深宫之中的三位女子,还是他们家中有男儿从东瀛回来一事更为重要。
待这些富家子弟收拾了一番,见到亲人后,纷纷扛不住一路的疲惫,大多数人的身子骨都爆发了急病。
京城的医官,宫中的太医变得忙碌至极。
等这些公子哥们,彻底恢复过来,告诉了家人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京城中的官宦与宗室之家,纷纷统一了战线:
竟有如此丧心病狂之国!
那些倭寇,竟敢不敬大清威仪,心中也没有礼教,看见他们出行,竟敢喊打喊杀。其中,更是屡屡攻击,试图从他们的船上获取钱粮!
若不是他们福大命大,怕是要死在船上!
这一次,朝堂的反对之声,比先前的要真实许多。
那些上书要惩治小国的大臣们,站在朝中,也要比先前真情实感许多。
争执间,各个面红耳赤。
不过好在兵将们做好了准备,此次无人员死亡。
至于受伤的……出海一趟,哪有不受伤的?
更何况,那些受了伤的,在倭寇的张狂前,算得了什么?
这一来二去,出兵的将领,自然要好好挑选一番才是。
职位太低,没有名气的,不能平息朝中众人的怨愤。
朝中合适出征之人,又不善水战。
况且,此事可不简单。
若是能克服陌生环境作战,那是否要赢?
但对方皆是群狠厉自大之人,真对上了,又该如何去赢?
更别提,此事,若胜,京中众人只觉得天经地义。
可若败了,骂名也是此人一人承担。
故而,这一来二去的,苦差便落到了年羹尧的头上。
年羹尧这么多年,也算是树大招风。
此次与乌拉那拉氏斗法一事,背后也有想把他拖下水之人的推波助澜。
年世兰身上毕竟还有暗害皇嗣的疑云,年羹尧若不能胜,那么回来众人新仇旧恨一起算,不是更好?
当然,若是他赢了,能做的也不过保住他妹妹一条命。
他们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人,做到这一步,也就够了。
而年羹尧,在正式领了命后,在朝堂之上,公然陈情,祈求皇帝,再查一次纯贵人皇嗣被害一事。
皇帝,在思量两日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宜修知晓此事后,恍然间有了种尘埃落定的感受。
她清楚,最后一战,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