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安陵容召见了孟静娴。
仔细一问,便明了,她果然如同安陵容预想那般,依稀得知了原主那世的遭遇。
也怪不得,她原本入职情报部,看过的,经历过的,早就让她蜕变,成了新的孟静娴。
她开始彻底明悟规则的本质,也开始理解世间的一切并无对错与善恶,若真要细究,那只是个人心中极易动摇的小小事。
她也不是多么善良之人,在情报部,她做的本就是以恶事与残忍手段,换来完美利益的路子。
如果污蔑一个人,杀一个人是错,可此人死后,能够造福百人,又该如何呢?
对一国子民来说,得到利益是好,可对敌国子民而言,对方的利益都踩在自己的血肉上,这又是对是错呢?
在这样庞大的信息重塑下,唯有自己的死亡,才能真正打动此刻的孟静娴。
当然,要让她轻松放过十七,或是放过甄嬛,她也不乐意。
无他,毕竟此时的她,早已被权力异化,成了权力庞大触手末端的一角。
或许等她坐上高位数十年后,会心生怜悯与善意,但此刻,她只想为自己报仇。
安陵容对她走上与自己相同的路,并不惊讶。
但孟静娴最先动手的,并不是甄嬛与十七。
而是浣碧。
人心终究是狭窄的,她再恨甄嬛与果郡王,此刻,面对一个与她曾经生活在同一处的女人,她的情绪是最为复杂的。
甚至比对果郡王的心思,还要复杂。
毕竟男人不把女子当人,许多女子也不会把男子当做同类。
第一个被孟静娴仔细对待,看进眼中的女人,正是浣碧。
但她的出手,十分讲究。
如今的甄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有好事者听闻甄家的惨状,还说了句,皇家真是好脾气,愿意给甄家教养女儿。
也正是因此,当孟静娴给浣碧送去一个,与她亡母长相有些相似的嬷嬷时,浣碧立刻沦陷了进去。
她的确知道该怎么磋磨人。
浣碧虽不是皇帝那样喜欢找替身的,但看着如此相似的女子,心中还是多生了几分亲近。
那女人的性子又是个宽厚的,且十分喜欢照顾人,但比浣碧的母亲好上一些的是:她能护住自己。
面对小太监的刁难,面对宫女的挤兑,她不仅能护住自己,还能护住浣碧。
这就是浣碧心中,最为完美的母亲形象。
毕竟当初她母亲,还要靠着甄远道,来为她获取利益,为自己获取死后的一分体面。
可“母亲”是无私的,这女子也是。
当浣碧看着她为甄嬛敷脸,对她温声细语时,她才发觉,自己心中的恨和嫉妒,几乎能吞噬她。
因为她打眼一看,竟觉得这嬷嬷的侧影,和彭辛萝也有些相似。
浣碧幼时曾经窥见,彭辛萝和甄嬛亲昵细语的画面,冲击了现在的她。
她无法劝说自己平静了。
毕竟她再对彭辛萝情感复杂,也不得不承认,她也是个试图护住女儿,但失败的人。
这位嬷嬷对她而言,百般合适,对甄嬛就不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