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让时空镜前的卫嬿婉都又惊又笑的一幕出现了。
延禧宫对这份流言的应对方式,竟然是命人说,他们在许久前就接触了大阿哥!
为何此事没有让众人知晓?
为什么他们做的如此谨慎?
一时间,病得昏昏沉沉的大阿哥,彻底替代了如懿,成了众矢之的。
不久后,一股新的言论流出:
皇帝那日瞧见大阿哥得了风寒,没有奴才换下的破损袖子,是大阿哥自己划破的!
皇帝那日的震怒,现在想来,竟像个笑话!
如此细节,又如此真实之事,顿时让此话的可信度上增了许多。
更何况,那日伺候大阿哥的奴才们的惨状,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奴才们自发地避开一切与大阿哥有关之事。
与常人不同,在宫中做奴才的,死了都是不许在心中存下怨气的。
若是被人发现,竟敢有任何对主子的埋怨,就连死了都要被再一次惩罚,留下的家人也要因此遭到牵连。
所以他们趋利避害,乃是人生之常策。
可大阿哥早就不与二阿哥同住,所以想要避开但没有任何消息渠道的奴才们,只能避开整个延禧宫,以往就连热闹每日都由奴才行走的宫道,都安静了不少。
毕竟,被主子亲自做局送进鬼门关的待遇,他们一辈子也不想遇上。
此事越闹越大,前朝重臣见状,纷纷浮躁起来。
与宫人们所想的不同,他们看到的,只有从龙之功!
对他们而言,不怕皇子争,就怕皇子不争!
若不是大阿哥的母妃早已死去,与母家的联系俱被富察氏把控,乌拉那拉氏又实在上不得台面不可被触碰,众人早就能看见门庭若市的场面。
皇帝怎愿看到这一切?
他上位可还不到一年!
于是,他不得不出手压下此事。
与此同时,他对大阿哥更加厌恶。
还在昏迷的大阿哥不知道自己的处境艰难,但延禧宫的氛围,与被分配在他身旁照顾的奴才们的心气,一日低过一天。
阿箬就是其中的一员。
她从未想过,自己只是想要和如懿献殷勤,主动为大阿哥熬药,就被发配到了此处。
阿箬的心仿佛被生锈的钝刀割了一刀又一刀……她无比坚定,心中似乎也有个念头在大声呐喊,叫嚷着让她快些离开,别在延禧宫消磨性命。
她的浮躁,不只是恶女,就连卫嬿婉也看得明白。
卫嬿婉本就敏感,看着眼前人,心也跟着疯狂跳动了起来。
就像人看着同族走到悬崖边,总会紧张到失神。
果不其然,还没过上三日,阿箬便冲到了内务府,大闹了一通。
这次,她的托词是大阿哥。
卫嬿婉已经看得清晰阿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她并未多说,垂着眼看着眼前人,眼中是不易察觉的怜悯,与些许的赞赏。
不论阿箬其人她是否喜欢,但被逼到绝境,愿意为自己性命拼一把的举动,卫嬿婉十分赞赏。
结局自然也很好。
阿箬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声,她在宫中,成了如懿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的忠仆——哦,现在或许还要带上大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