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Phenomenon 24,被称为“切行脱离”,通俗来讲,是指在切行过程中发生的“脱离”状况。
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之下,当处于切行状态时,传送过程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以至于正在进行切入操作的人、物体或实体,会从切行状态中“脱离”,被困在一片虚无空间之中。这片虚无空间被称为“中途地带”,因为在切行过程中,它似乎处于起点“A”与终点“B”之间的中间维度。在后室里,所有事物在传送到下一个地点时,都会短暂经过这个中途地带。
频率:
截至今日,仅有两起脱离事件被记录在案。第一起源于前文所述的信件;第二起则涉及一名M.E.G. 人员。当时,这一现象仅在一张纸上有所提及,而该人员奉命前去查明其真实性。
发现:
下面这封信,由一位在Level 128四处漂泊的匿名流浪者所著。
2011年5月4日
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身处何方,这似乎是片虚无空间。这儿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却有闪烁的光。我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到了这儿,不过我记得刚从那个类似电玩城的地方切出,我想那是Level 40。眨眼间,我就到了这儿。我看到人影般的光影一闪而过,至少我很确定那些光就是这个,还有各种杂乱的物体。最让我胆寒的是,有个诡异的实体嗖地一下从我旁边蹿了过去。我能想到唯一合理的推测是,我身处某种切行的穿行空间。也许这也算一个层级,我不清楚,但这地方实在太诡异了。
虽说这片虚空和其他层级全然不同,可我还是会有饥饿感、困意,所有这些正常的生理感受都还在。我真怕自己饿死在这儿,然后尸体跟这儿其他东西一样到处乱飘。
不管怎样,眼下我会一直攥着这张纸,就当有个能看的东西。真希望哪天它能离开我的手,落到其他人手里。
顺带一提,这张纸之前也从我旁边飞速掠过,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原本轨迹上吹开了。我当时没法挪动去拿,这片虚空的空间维度太奇怪了。但我使劲伸手够了半天,终于抓住了它(我只知道自己站在实实在在的地面上,可这儿物体的形状感觉违背常理。不过没关系,我迟早会弄清楚的)。
诚挚敬上,
[此处字迹因被涂抹而难以辨认]
这张纸的背面有些随意涂鸦,看似与“中途地带”、“切行脱离”或任何类似现象毫无关联。若流浪者们对这些涂鸦有任何见解或可能的解释,请务必通过任意方式联系M.E.G.。
那位流浪者纸条背面的涂鸦
这张纸由M.E.G.人员James Bozzelli发现。起初,人们都以为这只是个恶作剧。但这位人员毅然尝试切入穿行,最终抵达了这片虚空。当时,他携带了无线电设备,成功向M.E.G.前哨站发送了一条时长将近五秒的信息。
以下便是这条音频信息的内容。
恢复日期:2013年9月2日
音频文字记录开始
James:喂?我是人员James,能听到我说话吗?
前哨站接线员:能,我们能听到你说话。
James:我这儿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我终于抵达中途地带了。坏消息是,这儿比我预想的要烦人得多。
前哨站接线员:James,你待在中途地带那边还好吧?我这就找其他人来接听,看样子通话连接出故障了。
(能听到远处传来模糊的交谈声。)
音频文字转录内容结束
直至今日,James Bozzelli从未与这个前哨站有过联络,和其他任何已知前哨站也都毫无交集。
行为准则:
倘若你发现自己被困于中途地带,下面为你详细列出在事件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后,应当采取和避免采取的行动。
应当
事前:时刻保证自身携带充足物资,尤其是计划进行“切行”操作时,更要做好充分准备。
事中:保持冷静,切不可惊慌失措。
事中:合理规划物资消耗,想尽一切办法与外界沟通,无论是通过纸笔留信、无线电通讯,或是其他可行途径。
事中:尽量安抚自己情绪,如有条件,适当休息,务必让头脑保持清醒敏锐,集中精力应对危机。
事后:尽快寻找其他被困者。若当前层级难以寻觅,不要畏惧再次“切行”,或尝试通过其他路径离开。
事后:积极寻找更多物资与可用武器。若时间允许,稍作停歇,舒缓紧张情绪。
不应
事前:避免过度“切行”,这极有可能大幅增加迷失方向、陷入未知危险的风险。
事前:杜绝浪费物资,珍惜每一份资源。
事前:小心行动,防止受伤,确保自身处于最佳状态。
事中:不可浪费物资,每一份资源都关乎生存。
事中:切勿陷入恐慌。保持专注,牢记生存是首要任务,惊慌只会扰乱思绪,徒增危险。
事中:不要仓促做出冲动决策,这类决定往往会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事后:若无明确必要,切勿毫无节制地持续“切行”,以免陷入更复杂危险的境地。
事后:不可忽视寻找其他被困者和物资补充,这对后续生存至关重要。
2018年12月4日
致Dr. Makino,M.E.G.流浪者安全部门
这是来自M.E.G.流浪者安全部的一则重要通知。经深入研讨,我们认为务必提醒大家,目前我们对“切行脱离”现象和“中途地带”所知极为有限,相关证据也极度匮乏。此页面上的大部分内容,是基于我们团队收集到的两份证据(即那张便条和无线电通讯记录),经过分析后做出的推测与设想。而“行为准则”部分,是我们基于现有信息,对身处中途地带时应当与不应的假设。
祝您旅途平安,
Dr. Makino,M.E.G.流浪者安全部门。
新信息已完成上传。最后编辑日期:2021年3月8日
+ 打开更新日志
自2016年7月11日起,便有新证据表明“切行脱离”现象的存在。M.E.G.信息部出于保障其他流浪者安全的考量,整理出一份清单。遗憾的是,这些更新内容无法添加到常规文档里,只能存放在更新日志中。以下是以选项卡视图形式呈现的上述清单。
2016年7月11日
2017年7月8日
2019年10月12日
发现:
2016年11月7日,M.E.G.的一名人员发现了一台摄像机,其中一段视频片段呈现出疑似中途地带的景象。这段视频时长仅53秒,没有音频,而且画面损毁严重。
当时发现的那台摄像机
具体内容:
视频画面布满噪点,细节不甚清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漆黑的空间,不同距离、不同轨迹的光线在镜头前闪烁而过。视频中还短暂闪过“中途地带”的地面,同样是漆黑的颜色,但似乎被某种未知液体完全浸湿,湿漉漉的。拍摄此视频的流浪者在镜头前拍球,球仿佛随意地撞上了无形的力量,这证实了中途地带周围墙壁和地面的布局极为怪异。
收集到的信息:
中途地带的地面覆盖着一层难以辨别的液体。
这里其他墙壁与地面的布局构造超乎常理,而且它们看似隐形,却同样覆有这种液体。
为了重现当时的发现,把同一个饮水瓶放置到另一处不同的草丛位置。
发现:
2017年7月8日,一位急需饮水的流浪者在Level 186的一片草丛里,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塑料水瓶。之后,他把这个饮水瓶交给了一名M.E.G.人员,并说道:
“这个味道很怪。”
在再次踏上行程之前,他再也没有和这位人员有过接触。
具体内容:
这个饮水瓶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可瓶身的包装纸,却实实在在勾起了特工们的兴趣。在包装纸内侧,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勉强能辨认,写着:
“我猛地睁开眼,眼前是一片诡异虚无,还有奇特的光,或许是流星吧?地面上有某种古怪的像是水的东西。我把它装进瓶子,让它随波漂流。真希望有人能[字迹难辨]这个。”
负责检查饮水瓶的人员们一听说中途地带,马上将两者关联起来,随即着手弄清楚瓶中那点儿少得可怜的液体究竟是什么。然而,手头能用于检测的设备极其有限,收集到的有效结果少之又少,有些甚至毫无价值。这些结果都汇总在了“收集到的信息”部分。
已收集信息如下:
这种液体极有可能不是水。
人们对这种液体味道的描述,大多称其有股核桃味。
经过各项测试,这种液体从未显示出有害性,也不会致命 。
该液体平均在103°C(217.4°F)时蒸发。
该液体平均在2°C(35.6°F)时凝固。
注意:在每次试验中,这些温度都略高于水的沸点(100°C)和冰点(0°C)。
发现:
2019年10月12日,一个装着几件奇异物品的木箱被送到了M.E.G.的一处小型前哨站。送来箱子的流浪者在工作人员对箱子展开检查期间一直在旁停留,但随后,她不顾M.E.G.人员的劝阻,还是立刻启程去追寻中途地带了。
在最初的调查与发现过程中的那个木质箱
箱内所物:
箱子里有一张纸条、一只酒杯,还有一支笔。
酒杯:箱子里的这只酒杯看起来普普通通,不过杯内残留着一种奇特的雾状液体,和上一篇记录里提到的那种很像。杯里还有些头发,这一点稍后会解释。
笔:箱子里的这支圆珠笔,很可能就是用来写纸条的那支。笔已经没墨水了,估计是在纸条背面写字写得太多,耗尽了墨水。
纸条:这张纸条是一位叫Michael的流浪者写的。这就是与中途地带关联起来的线索。
不知道日期,但我就在这儿写下这些。
没过去多久(虽然我也说不准具体多久了),我在从这个层级切行时,突然在这片黑暗虚无中,不受控制地一头撞上了什么东西。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个“小故障”之类的,可我还在这儿,所以就算是故障,也不是什么小问题。一开始,我就自己被困在这儿,直到碰上一位叫Fran的老妇人。这里的无形墙壁构造特别奇怪,我费了好大劲、花了好长时间,才走到弗兰那儿。她的简易钱包里有这张纸条,也就是我现在写东西用的这张。在这片诡异虚无中,她是我唯一的伴人。一开始,她确实让我冷静了些,可没过多久,我们俩都慌了神。因为没吃没喝,可能还有别的一些原因,在我睡着的时候,Fran走得很不安详。我现在啥都没了,感觉自己恐怕也逃不过这一劫。我看到有东西时不时从这儿随机穿脱出去,希望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能被其他人发现。我把我俩共用过的酒杯、三支笔,还有一把剪刀放了进去,这剪刀是用来剪头发的,我把剪下的头发留在了酒杯里,当然,还有这张纸条。希望有人能找到这些,相信我写的每一个字。一定要小心啊。
此致,
Michael
已收集信息如下:
中途地带可同时存在多名人员。
即便将物品置于某种容器内,但非所有物品都会传送。
在中途地带有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