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篇(1)
·私设帝乙和启病逝,殷寿顺利登基,殷郊太子,四大质子(姬发除外)从龙之功封世子
·轻松日常文,OCC归我,不定期更新
001
姜文焕是四大世子中最早成婚的人。
这件事虽是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若按年纪算,崇应彪最长,只是他嚣张不羁的性子,怎么看也和婚嫁二字不搭。没封世子前,殷郊的话还能听进去一二,加封世子后,整个人日日洋溢着“大王第一,我第二”“爷就是大商第一孤臣”的狂放。
姜王后原本也是想着,长幼有序,也不想落了旁人非议,便特意寻了崇应彪,问他可有心仪的女子。
崇应彪:是奖赏吗?那能再赐给我一块儿封地吗?最荒芜的就行,我把崇应鸾扔那儿去。
姜王后:(正要拿过贵女画像的手一顿)......
第二年长的是殷郊,当年质子旅一成立便主动请缨,本以为此生不过是征战沙场,日后等着领封,镇守一方便是,甚至早早和姬发约了想做邻居。结果殷寿一朝登基,殷郊也不得不关在东宫恶补“太子”这一职位的理论知识。再加上殷寿虽公平刚正,但是对这个儿子总是有些阴晴不定的,如今一朝父子变君臣,姜王后也拿捏不好殷寿的想法,便顺势搁置了殷郊的婚事。
于是,就轮到了姜文焕。
002
亲姑姑是王后,亲表哥是太子,姑父虽然严肃冷漠,但好歹也是自幼跟在眼前长起来的。整个质子旅,也就只有他和鄂顺在朝歌算不得举目无亲。
只是还没等鄂顺谈婚论嫁,先太子和太子妃便前后病逝了,鄂顺重情重义,便求了姜王后自请守孝三年。既是真心为姐姐,也是为了远离朝歌先太子旧臣的拉拢。
姜文焕在鄂顺提出守孝三年的时候,便隐隐意识到了鄂顺的想法。等崇应彪从王后宫中出来炫耀大王有好事第一个想到他的时候,姜文焕彻底明白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姜文焕对成婚一事,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排斥,只是人生的一段必经之路罢了。
于是,当姜王后问他,你喜欢怎样的姑娘时,他抿了抿嘴,思考片刻道。
“她愿当世子夫人便好。”
姜王后失笑,“崇应彪还没开窍,鄂顺守孝,满朝歌贵女,都盯紧了你和姬发,姬发有兄长在前,没封世子,大王只许了他在朝歌做将军,比不得做世子夫人,和东伯侯夫人尊贵,哪还有不愿的呢?”
姜文焕轻笑着摇摇头,只抬头看向姜王后,“姑母,若是能选,您当年也是不愿的吧。”
003
姜文焕见过的女子不多,但每个女子的婚姻都不幸福。
亲姑姑当年一道旨意许配给了当时还是二王子的殷寿,只因南伯侯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姑姑是东鲁的郡主,太子妃是南都的郡主,自幼相识,虽见面次数不多,但也是真心相交,平日里往来书信,本以为嫁到朝歌能互相扶持,却不料因先太子和殷寿不睦,妯娌间也不得不避嫌。
先太子妃是最合格的贵女,把太子东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为殷启诞下了几个孩子,只是可惜都早殇。先太子妃缠绵病榻的时候,殷启在侍妾的床上纵情享乐,姜文焕陪着鄂顺在门外跪了整整三日,只求殷启去见先太子妃最后一面,然而太子正殿,丝竹管弦声绵绵而不断绝。
殷郊去求了王祖父让南伯侯进朝歌见太子妃最后一面,姬发带着水和干粮偷偷守在梁下,就连崇应彪都气势汹汹赶走了围观的宫婢。
最终,太子妃病逝前,身边的亲人也只有姜王后和鄂顺。
姜王后和殷寿倒是一心一意地过了半辈子,也不曾有旁人,若外人看也称得上举案齐眉,夫妻和睦。但也只有姜文焕和殷郊,常伴身边的亲近之人,才得以窥见二三。
姜文焕和鄂顺因着性子相投,经历相似,比崇应彪和姬发要更多一些思虑。
便是这些年私下里聊起成婚之事,姬发目光灼灼满是兴奋地立志要找真心喜欢,情投意合的女子。崇应彪存了心思,嚷嚷要找家世最好的女子,当然姜文焕知道他还是小孩子心性,只为了比下崇应鸾去。鄂顺温柔笑笑不出声,若是被逼急了,也只说喜欢温柔的姑娘。
只有姜文焕,既不主动开启这种话题,旁人问起是,也只说一句——
“她愿意嫁给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