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杜若突然举手,“报告!我信纸不够,再来两张。”
小蜜蜂拿着信纸给她,不经意扫到了写满的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娟秀行楷,不由惊讶道:“这么多!你写论文啊?”
“差不多。”
沈兰妮挑了挑眉,“题目是死亡?”
又几个女兵已经脑补出了一大篇,北大才女对死亡的真知灼见,总觉得学术性一定很强。
杜若却淡然的摇了摇头:“我写的是——整治不孝子的一百种办法。”
噗嗤的笑声纷纷响起,唐笑笑看了看杜若的侧脸,兴致勃勃地问道:“不孝子?是哥哥还是弟弟啊?一定很帅吧。”
“弟弟。至于长相……”杜若想了想当初那个,六岁了还在撒尿和泥的傻弟弟,赶紧摇头,“也就那样,反正一点也不像我。”
唐笑笑略有些失望。
虽然遗嘱了大面积的交代了如果弟弟不孝顺的处置办法,但也写了些别的,比如她的资产信息,银行卡的密码,两支基金,五支股票,北大附近的房产一套,一间车库,车库里停着一辆小跑。海淀区学区房一套,老家市区的房子一套……
零零碎碎又写了一大堆,不过这些就没有说出来的必要了。
老家那套房子是她考上北大父母奖励她的,到手后她转头去做了抵押,拿钱生钱,渐渐攒下一些家底,她怕父母觉得投资太冒险,跑来唠叨她,便没跟家里说,所以有必要在遗书里交代清楚。
一番罗列下俩,她心里不由感慨:本想安心当富婆,谁知投效了祖国。
杜若的父母早年间乘着时代的东风,做了点小生意,攒下来了不少积蓄,别墅、房产、存款都有,算是富裕了。但这种富裕又不同于那些企业家,有各种产业,说到底属于勤劳致富那一挂的。
而弟弟的出生,有一大半是因为杜若。
话说她一个胎穿人士,打出生起就比别的小孩懂事,婴儿时期不哭不闹,稍大一点又聪明听话,古诗词听一遍就会,算数张嘴就来。一度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刚开始,别人家的父母夸杜若,杜家爸妈还能谦虚谦虚,商业互夸一波,你家孩子也不错。可是随着杜若上了学,成绩一直顶好,几岁就把钢琴、大提琴学的有模有样。慢慢的,再面对别人的夸奖时,他们就有些理所当然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满脸都写着,我家闺女,也是你儿子能比的?
看起来就很欠揍。
杜若发现以后,觉得实在太飘了,委实有必要让他们体会一下现实的残酷。于是她提出,想要个弟弟妹妹。
杜家爸妈简单讨论一下,就欣然接受了,他们老一辈的思想,不一定重男轻女,但一定会觉得如果孩子有个兄弟姐妹,等他们不在的时候,出了事还有个人可以互相扶持。而且他们不差钱,超生的罚款他们出的起。
于是不到两年,杜若的弟弟——杜衡出生了。
杜若现在还挺庆幸当时的决定的,选择做特种兵,就意味着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随时有可能会死。
有了杜衡的存在,她就算出了什么意外,杜家爸妈至少还有个养老送终的人。前提是,杜衡这是小子别给她干那不是人的事,就像那些不孝子,捞干净爹妈的财产,再给爹妈赶出家门。
那时候她都在别的世界安家了,又不能爬回来削他!
虽说杜衡现在看起来还算实诚,可谁知道未来能不能长歪,还有那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杜若想想就觉得有操不完的心。
突然不大敢死了,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