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不断地送去俘虏后,仅仅2年的时间就挖出了十分之一河道,附近的百姓打捞海鱼,做成海鲜罐头,还人工养殖海藻产品,晒成干货销往南方,大赚一笔,着实是羡煞旁人。
还有人把观赏鱼打捞出来,起个高雅的名字,吟诗作赋,高价卖出,一时间千金难求,引来了很多名人雅士前来蹲守,有的纯粹是喜欢,有的就是想用来送礼。
这可把别地区的百姓们急红眼了。
一边百姓大鱼大肉,一边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对比得太明显,境遇太惨烈,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凭什么都是辽王封地的百姓,要差别对待,不公平!”
“对,我们也得有”
很多人也符合起来,
“就是,我们也要挖这条河道……”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官府,北地各郡的官府把百姓的诉求传到辽王府。
少绾收到消息后,很是兴奋,终于来了,等了很久了。
民意推动,总比强行征发徭役好得多。
于是各郡勘察河道地址,力求各郡的河道能顺利接通。
这次很多百姓都是自发报名服徭役的,毕竟这事儿早一天完成,家里就能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五年后,在百姓和草原俘虏的共同努力下,各地河道打通了,轰隆隆的海水在打通的那一刻火速狂奔,各地的百姓白天黑夜守着自家附近的空河道,眼巴巴地望向东面,终于远处的海水汹涌而来,
“来了,爹,快看,流过来了……”
儿子激动的扒拉着父亲的衣袖,而后又忍不住年少的跳脱,跟着小伙伴们一起追向海水奔流的尽头,那是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希望。
河道完工后,锦瑟传下海水晒盐之法、人工养珠之法、海带人工种殖之法、海鲜长期储藏之法……
总之,想到哪,就发布下去了。
为了丰富蔬菜水果粮食作物,锦瑟传下古法温室大棚搭建之法,家家户户都搭起了大棚,如果从上空看,就可以发现,对比以往北地的荒凉,现在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由于畜牧业的蓬勃发展,锦瑟跟少绾建议后,大家决定扶持北地的手工业发展。
比如羊毛、动物皮等太多了,索性就建立纺织厂,制作羊毛、皮革类保暖衣服面料,手工制作成当地特产羊毛毯、羊毛衣、羊毛线、羊毛裤。
比如北地的海鲜产品需要大量陶罐密封,于是锦瑟就让锦华轩多培养一些制陶瓷的手艺人,专门解决北地的陶艺品缺失难题。
同时还顺便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造出来了,锦华轩的学生们从此教育方面的快消品价格降低了很多。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北地人口稀少是个致命的问题,因此锦瑟和少绾她们派人普查北地人口详情,制定新的鼓励生育政策。
满18岁要成婚。
鼓励寡妇再嫁。
生3女送猪,生3子送猎犬,免税一年。
坐月子送2只下蛋的母鸡,1只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