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也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地继续收揽人才编撰他的《吕氏春秋》。
嬴政知道后,也鼓励他好好编纂,到时候审核通过,就给他印刷出售,圆了他的夙愿。
自从印刷术出现后,所有参与编纂的人官方规定都要在书上留名负责的编纂领域。
就是这条规定,把天下读书人都吸引到了咸阳城。
想出名的、想做官的、想看书的、想报名应聘学院夫子的、想进各个学院深造的,四面八方赶来的六国人才比比皆是。
一时间,咸阳变得拥挤了,民宿更是供不应求。
让咸阳云来客往,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感。
为了尽快同化岭南百越之地的百姓,让他们适应和接受中原的文化和饮食以及风俗习惯。
在锦瑟的建议下,嬴政召集天下商人齐聚咸阳,选择合适的一批去南方。
以换山货的名义,与南方各族的百姓接触。
了解地形、气候民俗、医疗情况、风俗习惯以及当地的势力分布等情报。
待将来攻下岭南后,按所用的对应情报换取军功或者其他赏赐皆可。
自此,商人改换门楣的路又多了一条,自然争相报名。
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避免再出现冻死人的情况。
锦瑟带人出去寻找煤炭地脉,亲自教这些弟子们探测方法,就地练习考核,效果还不错。
煤炭开采出来后,锦瑟绘制蜂窝煤图纸,让嬴政的少府令带人测试燃烧效果,后来被墨家人弄到咸阳科学院冶铁炼钢用了。
秋末冬初,锦瑟派人亲自去百姓家查探住所后,画了火炕制作图纸,让人做好测试,百姓反响便宜又实用。
嬴政知道后,大力推广盘炕技术,允许百姓接盘炕活计。
这个时候,棉花还在西域,锦瑟和东华带着嬴政坐上飞马去了一趟西域,带回不少农作物。
其中就有棉花、大蒜,让农家人好生激动。
尤其是棉花,听了锦瑟讲述他的用途和重要性后,立马带领弟子们着手研究。
回来的途中,嬴政记下了秦国到西域最近的路线,回头让军队假扮商人去通商,继续寻找好东西。
由于棉花还在培育阶段,尚且不能高产,锦瑟用鸡鸭鹅的绒毛做了一件羽绒服,嬴政很喜欢,说
“阿姐,这衣服保暖且轻便,里面是什么?”
“绒毛,鸡鸭鹅的绒毛”
锦瑟回答道。
嬴政估计了一下,秦国的鸡鸭鹅有限,做不了多少羽绒服给士兵,于是他打算薅六国的羊毛,让人在六国收绒毛,处理后,做成士兵通用的羽绒服。
后来,嬴政接到下面汇报,说绒毛还是不够做军用羽绒服的,
“锦瑟姐姐,收购的鸡鸭鹅的绒毛重量有限,不足以做成羽绒服供应边境军队,可有别的法子?”
锦瑟想了想,
“北方的草原部落畜牧业兴盛,他们顿顿吃肉,想必攒了不少羊皮。”
锦瑟这么稍微一提示,嬴政就立马秒懂了。
薅大户的羊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