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想追随他得个好前程。
如今看李牧这样有能力的人都遭受如此不公待遇,还要即刻回都受审,顿感前途一片渺茫。
且李牧及亲信的家眷都被欺凌,众多七尺男儿捂脸绝望痛哭。
而李左车的话让大家“柳暗花明又一村”,去秦国也不是不行,起码秦国军功爵制度对他们这些底层士兵来说是个好出路。
于是顿弱、司马尚等亲信、李左车三方一合计,决定给李牧下蒙汗药,能迷死一头大象的那种量,纵然李牧是武将,也能保证他一路能够顺顺利利的醒不过来。
当天晚上,司马尚把加了料的茶给李牧喝了下去。
三个人扶着李牧坐上了一辆马车,后面跟着亲信们快速的出了城门,一路疾行到了函谷关。
路上李左车不断地给李牧喂参汤。
生怕自家祖父昏迷的时候饿坏了身体。
昏迷的李牧一路睡得很香。
刚到了函谷关,李牧就悠悠转醒。
一睁眼,就看到眼前的秦兵。
李牧立马转头看向他的一众亲信,副官司马尚和他的孙子李左车。
“你~你们,瞧你们干的好事,拜你们所赐,我李牧一世英名尽毁!”
说罢,就拔出腰间的剑要自刎。
被李左车和司马尚等亲信揽住,纷纷拦腰抱腿地劝解,
“祖父,你对赵国的忠诚换来的就是被解了兵权,还要受审,家眷们也都备受欺凌,我们不愿意过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子。”
司马尚等亲信说道,
“将军为赵国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但您的家眷和属下们的家眷在都城备受欺凌……”
李牧听到这里,眼神一暗,面露痛苦之色。
他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这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
他那握着剑的手隐隐发抖。
自古忠孝、忠义两难全。
他以前打那么多仗都没如今这么难以抉择过。
李左车看到这里,立马拿下了他横在脖子上的剑。
“祖父切莫伤心,我已经把全部家眷以及司马叔叔等在京都的家眷都送往咸阳城了,他们都安然无恙。其他地方的家眷也早已派人去接了。”
听到这里,李牧立马扭头看向顿弱,
“这主意是你给他们俩出的吧?”
顿弱听罢,心虚地摸了摸鼻头,微笑地点了点头,拱手行礼,道,
“李牧将军,良禽择木而息,名臣择主而事。我王仰慕你的才华,希望能与你成就千古君臣佳话。”
说着,就拿出了嬴政给李牧写的诏书。
李牧迟疑地接手,打开一看,
“李牧将军,初次从阿姐口中听闻你的才华,很是好奇,究竟是何等精彩绝伦的人物,能够让阿姐如此推崇?
于是,我特意派人事无巨细地查到了你半生的经历,你从军后的大小战功,果真如阿姐所说的那样,令草原蛮夷闻风丧胆、无可匹敌,寡人对你如获至宝。
这些功劳若是在我秦国,许你武安君之位也足够了。
然而赵国只给了你小小将军一职。
你如此忠将,赵王却从不曾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