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儿臣给皇额娘请安,愿皇额娘颐和常乐,福寿绵长
富察·琅嬅儿臣给皇额娘请安,愿皇额娘颐和常乐,福寿绵长
赫舍里.淑柔儿臣给皇额娘请安,愿皇额娘颐和常乐,福寿绵长
嫔妃:臣妾请皇太后安,愿皇太后令德长寿万福俱齐
阿哥公主们:孙儿请皇祖母安,愿皇祖母福寿安宁,岁岁今朝
太后好,好,都起来吧
众人:谢太后
太后宫里一团和气,哀家看着也高兴
太后都别守着规矩了,各自入座吧
太后孩子们过来来到皇祖母这儿来
太后好些日子没看到你们了,让皇祖母好好看看
太后皇帝已经有三个阿哥,公主只有璟瑟和璟卿也是娇贵
高晞月皇上是疼三公主和四公主呢,所以一登基就封了固伦和宸公主和固伦和敬公主
赫舍里.淑柔历来公主都是出嫁之后才有封号
富察·琅嬅皇上这般疼爱璟瑟和璟卿,臣妾和昭后妹妹都觉得有些过了
赫舍里.淑柔是啊
太后女儿就是惹人疼的
太后璟瑟璟卿来皇祖母这儿来
璟卿(固伦和宸公主)璟卿好久都没见到皇祖母甚是想念
太后皇祖母也想璟卿
就是这一对比就让大家都看了一出好戏固伦和宸公主端庄大方 而这和敬公主确是小家子气一般
富察·琅嬅璟瑟啊,性子矜持,又被儿臣娇宠得不成样了
富察·琅嬅璟瑟快去,你璟卿姐姐都去了 快去你皇祖母身边
太后罢了罢了,毕竟是嫡出的公主,金枝玉叶矜持一些
淑柔见太后脸色不好拿帕子堵住了微微扬起的唇
太后永璜,怎么不见你与皇祖母亲近?
永璜:皇祖母,孙儿偶感风寒,不敢与皇祖母亲近
太后旁人还好,三阿哥尤其养得胖嘟嘟的,怎么大阿哥倒见瘦了
永璜的乳母:"大阿哥年前一个月就一直没胃口,又贪玩,一个没看见就窜到雪地里去了,着了两场风寒"
太后阿哥再小也是主子,只有你们照顾不周的不是,怎么还会是阿哥的不是
太后下次再让哀家听见这句话,立刻拖出去杖刑!
太后好了都退下吧
太后皇帝皇后昭后留下
太后听说最近宫里出了不少事,皇后都还应付得过来吗?
富察·琅嬅后宫的事,儿臣虽还觉得手生,但一切都还好
太后可是哀家怎么听说,皇后忙于应付,差点有所不及
太后由着她们闹完了咸福宫又闹养心殿,没个安生
富察·琅嬅臣妾年轻,料理后宫之事还无经验……
弘历你没有经验皇额娘皇额娘,后宫的事,还劳您多指点着 有您点拨,皇后又生性宽和贤惠,她会做得更好的
太后哀家有心颐养天年,放手什么都不管,可是皇后仿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后宫统共就这么几个人,你还安定不下来,真是要好好学着了
富察·琅嬅回皇额娘的话,儿臣明白了
太后满宫里这么些人,除了宫人就是妃嫔,她们见了哀家,是自称奴婢,自称臣妾的唯独你,昭后和皇帝是不一样的,你们在哀家面前是'儿臣',既是孩儿,又是臣下
太后所以皇后,哀家疼你和昭后的心也更多了一分
太后哀家疼你,却也不能不教导你,皇后,你失之急切了昭后你也不劝劝
赫舍里.淑柔皇额娘赎罪是臣妾失职
太后起来吧
赫舍里.淑柔谢皇额娘
太后你要节俭,哀家只有夸你,不能指责你,可是皇后,你厉行节俭是不错,但也要顾着后宫和皇上的颜面,康雍盛世近乎百年,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年节下命妇大臣们朝见的时候,不能看着他们心目中住在紫禁城里的高高在上的妃嫔主子们穿得 还不如她们
太后臣民对咱们可以敬畏,可以崇拜,却不能有一丝轻慢之心,就譬如庙里的菩萨,没了金身,没了紫檀座,百姓们还能虔诚拜下去吗 他们只会说,寒酸,太寒酸,再者皇上膝下才这几个皇子,正是要开枝散叶为皇家绵延子嗣传承万代的时候, 你让嫔妃们一个个打扮得跟刚入关的女人似的,你让皇帝愿意睁 开眼看谁?
太后女人的心思不落在打扮自己上,自然就只盯着别人去了,后宫里也不安宁起来因小失大,皇后,你实在太不上算
弘历皇额娘教训得是,皇后有皇额娘这般耳提面命,应当不会再有差错了
太后皇后聪明贤惠,自然是一点就通,可是皇后,你知道你眼下最要紧的是什么吗?
富察·琅嬅请皇额娘指教
太后你膝下已经有了一个公主和一个皇子,但,这是不够的
太后你还年轻,又是中宫,应该让后宫多些嫡出的孩子,把他们好好抚养长大,你驾驭嫔妃,怎么样都不为过,但有一点,那就是六宫平静,让皇上无后顾之忧,其余的事,放在中宫都算不得什么顶天的大事
太后那么六宫的事,由皇后关照着,每逢旬日,再拣要紧的请示皇额娘,如何?
太后皇上的意思,自然是好的,只是慈宁宫清静惯了,皇上不肯让哀家清闲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