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说到李尔文的大学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
他除了带顾昊然这小孩,白天在学校也有事情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是乖乖上课,认真做笔记,但是那些教授们其实私下里都有在计较。
计较李尔文这个高材生喜欢谁的课,他们总是在悄咪咪地比较李尔文上谁的课多,谁就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就比别人牛逼。
不过这可冤枉李尔文了,他上课都是随机的,每次都是系统抽签抽到哪个老师,他就上哪个老师的课。
再说了大学的知识他其实都会,他主要是去学习如何讲课的,看着一个个老师,不同的讲授方法,他都一个个地记在脑子里,一个个地在笔记本里进行分析。
后来呢,教授们也是聪明的,发现大家被听的课都差不多,他们就换了另一种方法,想要知道自己教得怎么样。
他们会在课间去跟李尔文聊天,问他一些问题,看他学得怎么样,聊着聊着呢,他们会发现李尔文不仅学得好而且很精深。
因为教授们都是问着问着就愈加深入,一步步来探测李尔文的知识瓶颈,结果呢,都把自己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拿来问了,李尔文都能回答,最后,他们反过来卑微地请教李尔文他们的论文要怎么改进。
所以每次上课,李尔文都十分地受教授们的欢迎,只要他来上课,每个教授都会迎上来,赶紧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拿来问,争分夺秒。
有些教授呢,还发现了李尔文的笔记在记录他们的课的优缺点,他们会十分认真地借回家好好看,弄得其他教授上课就像上战场,只要是发现李尔文来上课,都不敢乱讲了侃大山了,在那里发挥自己的十足的力量来讲。
而还有的老师已经摆烂,直接让李尔文上台来讲,他们能够对比一下自己讲课的方法,而后改进教学。
再后来,这些教授们都觉得跟李尔文相处的时间太短,他们不够学,他们强烈要求李尔文再多留在学校一会儿,于是李尔文的晚上八点半之后到十一点之间的时间又被挤占了,本来教授们还要挤占周末的晚上空闲时间,被李尔文以要跟家人相处拒绝了。
于是每天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八点半至十一点,李尔文就给这些老师开个讲座,分析他们讲课哪里是优点值得发扬,哪里是缺点,要改进,而教授们都拿着小本本认真地记着。
这一个场面任谁看到了都觉得很奇葩,一群尊贵的教授们在底下听着一个毛头小子讲课,但是李尔文就是做到了,这都是他用一百多年的生命换来的,再加上他的140的智商与系统秘药的支持,他的知识储备量已经是当世无双。
当然的他也不吝啬于输出自己的知识,毕竟他是为当老师而生的,教授他人是他的使命,他的这一生就必须在教授他人中度过,再加上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也是他必须做的。
时代在变,知识也不断在更新,他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乘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