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取了乳名了,叫元寿,儿子和福晋只希望他健健康康平安长大。”胤禛不断给康熙,刷小格格的好,一直刷。
“你媳妇倒是会取名字。元,寿。福禄寿禧幸福和禄秩两样全备。”怎么会取名字,比他还会取嘞。不过他取名字也挺好听的。从老大到老十九。哪个不是带福气的好字?
同样为人母,德妃还不如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会做额娘。
诶。
胤禛笑笑不言。夸赞他的小格格比夸了他还高兴。
总算见到这个闷葫芦儿子会笑的样子了。
“老四,这次的事情,虽然说是你弹劾提起来的,此次,你不好掺和进去,朕已命你太子二哥去收尾处理,不要再操心此事,永和宫上下的所有你都不用理,朕会处理。”康熙不能让他儿子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再铁面无私大义灭亲为民除害都好,在有心之人不轨之徒,都会给老四扣上一个不孝的罪名。
他康熙的儿子,轮不到给别人指责,指指点点。
老四不能不孝,但他可以,直接斩了这关系。
看你个贵人还敢怎么威胁朕的儿子。
老四要孝顺的,以后只有乾清宫,承乾宫,寿康宫。
是的,康熙要贬了德妃,褫夺她的封号,
根本不配为妃为嫔。还给个贵人当当,都是给老四面子了。
夺去妃嫔封号,褫夺封号比降级更有损妃嫔颜面。不过没事啦,这次德妃,奥不,乌雅贵人,褫夺封号加连降两级,一朝回到解放前。
这些,康熙等太子处理完那些乌拉那拉氏,乌雅氏的肮脏事,再下旨。
只是面对,老四,康熙心怀愧疚。很是愧对于他。
“皇阿玛,儿子不委屈,都已经过去了,儿子已经向前看了。”跟小格格待久了,他说话也越来越直白了。有了小格格,所有的事情他都不觉得委屈了。
“唉!你也是笨的可以。朕又不是殡天了,不在了……你就不会找人作主吗?”康熙无奈。
再不济还有寿康宫的太后可以管一管。不是拿孝道压老四吗。太后也是你名正言顺的婆婆,皇额娘。官大一级压死人。康熙想着,今天去给太后请安,暗示一番。搞死她这个乌雅贵人。
康熙可比胤禛还要记仇。
“皇阿玛,若是觉得儿子委屈,不如给儿子福晋赐个封号吧,儿子福晋除了儿子可以傍身,儿子福晋是个孤女,没有其他依靠了。”胤禛突然想给小格格弄个封号,谁也不能欺负了她去。
(不要挑刺哈,胤禛就是要称李卿卿为福晋,是他心里的妻子。康熙也是默认了这样叫,在他们满人看来,福晋和侧福晋都是妻,并不是妾哦。侧福晋同妾室论为一等时,还是在乾隆的时候。历史上有据可查。侧福晋以下的才都是妾室,当时汉人和满人的立场叫法都是自己的观点去认同的,汉人:嫡庶分明,满人:不讲究这些,毕竟满人的习俗还有父死子继,皇太极还送过自己的小妾给下属呢。)
用康熙的愧疚换一个封号给小格格不亏。
康熙神色有疑地看着他,康熙知道老四福晋那个小丫头,雍亲王府的情况他也默认了没管,嗯,只是会不会……他害怕老四跟他皇阿玛一样,为了一个女人,不管不顾的。
但老四又不是他皇阿玛那种人。老四一看就是很稳重,很负责的孩子。
“咳,你当真不换个另一个更好的条件,朕也满足你。”康熙忽然看不懂这个儿子了。明明可以向他提出更好的,或者是向他求得更好的别的东西。
“皇阿玛,儿子只要她开心,一个封号她可以开心很久。”胤禛都恨不得把小格格扶上坐上正福晋之位,只不过暂时还不能。求得一个封号,小格格的身份也无异于正福晋的位子。还是皇阿玛亲赐,没人敢看低小格格。
康熙瞧着底下的儿子神色不似作假。那丫头很得老四喜欢啊,也不知道老四这喜欢能保持多久。
侧福晋之位,封号,老四也是真的喜欢至极了吧。
“老四,你福晋的开心,当真这么重要?”康熙不死心的追问。
“皇阿玛,儿子福晋的开心很重要,对儿子来说,她开心,儿子心里也开心。也不怕皇阿玛笑话,小到儿子穿的衣裳,鞋子袜子,吃食,她都紧着儿子,都是福晋亲手作制,不作假,大到府里事务,她操心府中事务,处处得当,井井有条,皇阿玛不信,也可以去查。”
“不是儿子偏心她,是儿子福晋值得,所以儿子欢喜她,也欢喜她开心,看着她开心,儿子亦是。还请皇阿玛成全。”胤禛恨不得所有人知道小格格的好。小格格做的其实比他说的还要多。
他可以做的就是让小格格开心,一直开心,一辈子都这样的开心,他就心生欢喜。
康熙又不是瞎的,他在雍亲王府有探子,自然也是了解的。
说什么老四偏宠新娶侧福晋,吧啦吧啦吧啦啥,跟个屁话似的,老四若是这么没有理智偏听偏信无底线偏宠,他早就摁死了。
轮不到别人来说。雍亲王府的情况那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不然他也不会默许。
老四的新福晋,那个丫头,确实是有本事在身,才学也好,不光人长得好,对老四也好,啧,老四栽进去,也不亏。
倒是,这么好的人,少见。
“罢了,朕如你所愿,挑个好字给你福晋作封号就是了。”康熙决定还是成全他,一个恋爱脑似的,但是有理智,不是他皇阿玛那种人他还是能接受的。
“多谢皇阿玛,儿子已经想好了,也不用皇阿玛再去思虑挑字了,就取“元”字,儿子希望她和弘曆一般。这样就很好。”胤禛是有私心的,“元”字,除了健康,生命力,还是“首要”、“第一”的意思。小格格就是自己的妻,唯一,第一个。打着元寿的名号,他就是这么想。就是觉得这个元字很配他的小格格。
康熙自是知道自家儿子的想法这会儿,“元”字,敏惠恭和元妃,的“元”字。
罢了罢了,老四还头一次这么求他。唉,儿女债啊。
只愿他们过的好就是了。康熙想了想。
“朕知道了 ,就给你这个恩典吧,元寿的百日宴,雍亲王府双喜临门。”
康熙突然觉得,这个儿子有人情味起来,也不是那么的冷冰冰了。
好不容易有一个知心的人在。就这样吧。
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孙享福他也享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