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庆幸,亏得把老四摘出来了。
不然会害了老四,乌雅氏还包庇他们犯下如此罪行。
这样的事,老四身上不能是污点。
康熙接连写下两道密旨。
适宜的时候再拿出来。
前朝动乱牵连后宫。永和宫是不宁静的那个。
在德妃得知十四被康熙圈府禁足时,还在想定是老四无用,连十四被禁足。
都不会在康熙面前说说情。
这么冷漠无情,早知道在他生下的时候掐死好了。
连亲弟弟都视若无睹。
那她这个亲生额娘就更不算什么了。
不孝子,逆子。德妃嘴里咒骂着,一边扔着花瓶。
嘴里的话句句离不开恶毒地咒骂胤禛把胤禛咒了个彻彻底底。什么子嗣活该小猫三两只,活该雍亲王府绝了子嗣。
甚是恶毒的话语。
孙竹息在一旁看着心下一惊,可不能乱说话啊,现在十四爷爵位被收回了,还禁足。
娘娘还这般咒骂雍亲王,真的是拎不清。
手心手背都是肉。
竹息知道娘娘一直偏心十四爷。置雍亲王不顾。甚至冷待他,给他下脸子。雍亲王福晋也是这个待遇。过犹不及。
她劝过娘娘的,娘娘为了自己一时开心,不高兴了就找用四爷,四爷福晋出气。
对待十四爷,心肝小宝贝一样。捧着宠着。这样强烈的对比,是个人也受不了啊。
娘娘还一意孤行的。偏要这样做。还当着四爷的面这样做。
比杀人诛心还要恶心人。
可是当年小小的四阿哥,他就能为你做什么了,他就能留下在你身边抚养吗?
跟孩子有什么关系?迁怒无辜的四阿哥,四福晋。
这永和宫全宫上下都敢给四爷四福晋脸色看。
不是娘娘您授意了,谁敢信呢?
谁敢去欺负?雍亲王和亲王福晋啊。
孙竹息已经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如今十四爷丢了爵位,还圈府禁足。
已经是万岁爷的警告了,还不收敛。
故态复萌。全宫上下都不缺万岁爷的眼线的监视。
德妃还看不清楚形势,对雍亲王府更是厌恶和嫌弃。
最大的依靠,救命稻草,你不好好抓着。
就比如人家把你救了上来了,你把人家踹了下去,还咒骂人家,为什么救你?
就是这么恶毒无理,没有脑子。
德妃是真心的不喜欢胤禛。
卑微的胤禛从来没有被德妃承认过优秀 。
清世宗,实诚人雍正,胤禛有本名著叫《大义觉迷录》,“大义”是指君臣大义,“觉迷”是指迷途知返,“大义觉迷”就是说要阐明君臣大义,让被谣言所迷惑的人迷途知返。这本书是雍正为了辟谣,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而亲自写的。雍正的本意是为了写书自证清白,可事与愿违,这本书最后成了老百姓的八卦谈资,谣言越描越黑。
在这部分,胤禛披露了太多的皇家内幕。
比如人家说胤禛“谋父”,他就在那说,从小到大,康熙在宫里是有多么多么的喜欢他,然后他爸康熙驾崩那天晚上,畅春园里到底发生什么他全给抖了出来。人家说到弑兄,他就说我大哥和二哥,你们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当年做了多过分的事情,惹毛了阿玛,最后才惨遭圈禁。人家说他好杀,雍正就说自己一共继位6年,有4年的秋决都没处决人犯,这我能是好杀之人吗。
想想雍正着急上火的样子,着实也有些可爱,他是一个被冤枉后急于辩解的孩子。
一生所求,除了皇位,其他皆而不得。
比如德妃的偏爱。
一生未得。
在死鹰事件后,老八胤禩彻底失去了皇位争夺的资格,于是,老八党整体开始支持老十四,变成了老十四党,与他的亲哥哥老四党公开打擂台。
康熙生前也确实特别喜欢老十四,老十四,被受命抚远大将军平定西北,战功赫赫,在德妃心里,早已经认定,自己的小儿子老十四一定会是皇位继承人。
但是,康熙并没有明确说过要传位给老十四,这一切都是老十四党的想象,包括德妃。直到康熙临死,才宣布真正的继承人,胜出的是老四胤禛。
一七二二年,胤禛继位,成为大清新一任的皇帝。
但是在德妃心里,上位的人应该是十四,不是老四胤禛,德妃难受的很,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喜悦,反而对人说:“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梦中不思到?恐怕是夜夜梦见到吧,只不过这个“子”不是四子胤禛,而是十四子,胤祯。
从这儿开始,德妃就开始处处与胤禛唱反调。
第一,她德妃故意要为康熙殉葬。
就在胤禛筹备康熙的葬礼的时候,德妃突然提出来要为康熙殉葬,当时的清朝已经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废除了殉葬制度,如果胤禛同意让母亲殉葬,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会让天下人唾骂,胤禛当然,也不会同意。
德妃作死的意志也很坚定,居然采用了绝食的办法,不吃饭,不喝水,胤禛没办法,率领百官群臣到德妃那里苦苦哀求,德妃才作罢。
要是真的想要陪葬一头撞了康熙那棺,不就一块去了好。
她就是不想,不愿意,不接受,胤禛是皇帝而已,故意折腾胤禛。
第二,不接受胤禛的朝拜。
按照规矩,新帝登基,要向自己的生母进行朝贺和跪拜,以体现出新皇帝“以孝治天下”的美德。但是德妃一点面子也不给,也不愿意做,拒绝接受胤禛的朝拜,还说: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德妃这句话,不是故意的,是什么,新帝登基,已经是大清板上钉钉的皇帝了。在他的登基仪式上,这样跟捣乱有什么区别?你不愿意接受,不愿意接受兄弟的朝拜,搞的这样,大清的皇帝就会是十四的一样。
第三,不愿意搬居慈宁宫或宁寿宫
按照规矩,升级为皇太后的德妃应该搬到慈宁宫或者宁寿宫居住,现在的东西两宫的宫院,要让出来给新帝的妃子居住,但是德妃却拒绝搬家,直到她去世,还是在她原来的永和宫居住。
第四,拒绝胤禛给的“仁寿皇太后”的封号。
德妃用尽所有办法去刁难胤禛,就为了给胤禛披上一层,不是被承认的正统继承人。
而且还“不孝”,“以孝治国”的儒家文化思想。倒是被德妃用了个彻底。
以上都有史实参与,加上个人分析。(勿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