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卿很好奇,康熙怎么突然宣召她了。她最近赚钱赚的是有点多了,但是她有好好的交税啊!
收她二成的税,她也没说什么,她也答应了。这老爷子,难道有事找她?
瞅着被梁九功送回府的两个宝贝。难不成这俩小混蛋又惹事了。
应该不会啊?元康是压制元安的。元安应该翻不了天才是。
总结一下,元康就是元安的天敌。弟弟压的哥哥死死的。有时候,元寿也怵元康这个弟弟。
梁九功小小声的告知,让她真的很迷。
这背着两个小书包的俩人,估计又是老爷子赏了一些好东西全揣包里了。
别问她为什么知道。之前元寿直接拉了两马车子的好东西回来。
好家伙,这财迷的比她还严重。
跟梁九功客气完。目送走了之后,一手牵着一个小团子。
元寿去上书房读书,每五日才回来一次。这两个小萝卜头是个爱进宫,非要陪着去读书。
发现自己不认识字就不愿意干了。然后就被康熙逮到乾清宫去了。
这才住了几天又回来了。
这清静的日子结束了。
……
李卿卿慢慢悠悠地坐着马车进宫。
对于梁九功说的话,她也迷惑。老爷子怎么非得找她呢。
一进乾清宫,梁九功早早在门口候着等她了,一副着急的样子。
下了轿子,慢慢地走着。反正又不是她着急。要这么火急火燎的干什么。
“福晋啊!奴才总算盼到您来了,万岁爷已经在里头等着呢……”梁九功挤眉弄眼地暗示着。
李卿卿觉得,搞得这么神神秘秘。
也正经起来。
“麻烦公公待会多看着点外头。”小心隔墙有耳。提醒着梁九功。
梁九功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万岁爷也交代过。他了然于心。
李卿卿进来主殿,康熙,已经摆好一局棋盘等着她了。
这是要试探她?还是?
反正不可能是只是纯下棋的。
她先行礼还没喊出声,就被康熙阻止了。
直接让她坐到棋盘的另一侧。
“免了,尔来看看朕的棋局如何?”
李卿卿瞧了一眼,这是自己和自己下了一盘,然后下输了。
“……”
老爷子让她点评,该怎么点评嘛。
说他的棋太烂啦?会不会说的太直接了,戳他伤心。
“黑子,战术多样,善于灵活变通,随机应变,出其不意。白子却策略性极强,善于抓住对手的破绽,将优势转化为胜利。两者的心境不一样,但下棋的作风倒是一致,皇阿玛是自己和自己下了一局?”
她直接点破,康熙的心里想法。
又接着。
“皇阿玛,执棋者一向,向内寻求心静,下棋需攻防兼备,因此也要能屈能伸、学会审时度势、棋局上把握机会、心态上保持耐心、沉着冷静。人生和下棋也是一样,寻找的是一种境界。这明显得是,皇阿玛的心乱成一团,白子黑子互相撕咬,不争不休。但是无论怎么打起来,永远不会有结局。”
李卿卿从康熙的棋盘上观察出来的想法。
朝堂,后宫,康熙一向制衡的很好。难不成最近哪里出事了,她不知道。
康熙凤眸一眯,一眼就看穿了他,心里感叹着,怎么她不是男子。这脑瓜不大用特用,真是浪费了。
保成的话让他很伤心。混蛋儿子。
话里话外都说着他的心不平静,烦躁的。
“陪朕手谈一局罢。”康熙淡淡的,思来想去,这几天都没有想出一个结果。
康熙忽然就是想起,突然听听她的看法。
千人千面,元寿,元安,元康都是像极了她,头脑聪敏,说话做事都很沉着冷静,一丝不苟,最重要的是,母子四人只说真话,说话直来直去,性子都直得很,说瞎话对他们来说会要小命一样,从不会瞎编乱造的。
有时候说话太直,堵都快把他说噎死了。
有这样的皇孙,康熙也不愁大清没人建功立业发展了。
“那皇阿玛选白子还是黑子?”李卿卿客气的问了一下。但是手快的拿了黑子。
康熙:………
还是真的客气了一下。
“皇阿玛,先下第一子罢。”她瞅瞅老爷子,就是有话要问她,还拐弯抹角的。
康熙心里一定,这丫头狡猾的很。
白子开局,黑子紧跟其后随行。
康熙淡淡的微笑。却吐露吓人的问题。
“自古皇帝选定的继承人都是立嫡立长,尔乎其意否?”
下定第二子。
好家伙,第一个问题就来个大的。
问她干什么,她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
哦!!!!好像有哦!
她紧随着,不慌不忙,直接脱口而出。
“纵观历朝历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自西周后,历朝基本上延续了周朝宗法制所规定的嫡长子继承的规矩,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宗法观念,饶是皇阿玛,为了大清,也是一样的遵守下来,太子二哥不仅是合法,合适的人选,更是正统嫡子,以承太子,以正宗法。不是吗?”
李卿卿说的口干,赶紧饮了一口茶水。
见康熙堵她的黑子,她另寻出路就是了。
“你倒是敢和朕说,保成的太子位,朕给的心甘情愿。”康熙瞥了一眼她,松驰懒散的样子。
没有一点紧张。
“那尔说说,除了保成,还有谁更适合做朕的位置。”康熙就不信,她还不紧张。
狗,还是您狗。原来胤禛。爱记仇的小性子和狗脾气都是遗传了眼前这位康熙帝。
偷偷的还憋了一个更大的,一招比一招狠。
“儿臣可不敢胡说八道,乱议储君,杀头大罪,儿臣不干。”李卿卿不理康熙扔过来的皮球,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回应,不知道。别问我。
她敢说,你敢听吗。这会儿关系好还允许你说说,如果等会生气了,就地砍了她的头也不一定。
喜怒不定才是君王的性格特点。
康熙见她不搭话茬。真的是小狐狸一只,滑不溜秋的。让人捉不到她的错处。谨慎的很。
“朕恕尔直言,绝匆怪罪,也匆牵怒尔。总行吧,别装了,快说。”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还装什么装。不就是怕朕罚你吗。朕不罚就是了。
康熙紧接着白子落下。
“喔……”
“论能力,从大哥到您膝下最小的阿哥来说,年龄小的就不说了,大哥善武学,是打仗上战场的一把好手,可文学较差,太子二哥,文武双全,又是您一手亲自教养长大的孩子,武治文治不落您治国手段的分毫……”
“三阿哥喜好文学,刚好和大哥互补,儿臣家的,武学稍弱,跟着太子二哥和您学这么多年,自然也是不差的,五阿哥,七阿哥弟,十阿哥,十四阿哥都是当将军的备选人选,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讲的就是八阿哥和九阿哥。十三弟做事稳妥认真,性子随了儿臣家的影响,也跟着太子二哥这么多年了,皇阿玛照贤臣培养的十三弟自然也是极好的。”
康熙听着她,直观的评价,没有掺水,偏向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