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又不蠢,她也同样知道昭妃得防,但是不好对付,万一误伤了万岁爷,或者就是。刚刚假想的那种情况被暗卫抓到了,那可真的是实打实的罪名,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可以算得上是谋害皇帝了。
做事不仅要万事周全,还不能有把柄被抓到,而且这做事必留痕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她不能拿永琏和富察家来赌,为了一个昭妃并不值得她这般做。
只要曹知微一日在这后宫,就得受她管辖,没有为什么,哪怕她坐到皇贵妃的位置,她也是妾,只不过是位分高一点的妾室。
她不仅能容得下,更能管钳压的住曹知微,天下的男人谁家不纳妾,好色这一点,只要是男人,都改不了。
一年,两年,三年,顶多三年。
她就不信万岁爷,能坚持宠昭妃一辈子。
富察琅嬅看着掉落在地的花朵。
没了这养护,她倒要看看芍药花能活多久。
称了句“是”,便不应话了。
素练觉得自家娘娘没有狠劲儿,下不去手处处受限,眼眸里眸色一暗。
殊不知,富察皇后,素练主仆二人的话皆被屋顶的黑影听了去。
还在和乾隆闹别扭的曹知微气得胸口疼,这狗男人说话忒会气人。
“知知……朕去批奏折了,别太想朕。”说即,揩了一把油,又偷了个香吻就跑路了。
带着李玉回了乾清宫,王钦派人来说,军机处已有大臣等着了,乾隆无奈,政务在身,知知又不愿意去乾清宫。只好他两头跑了。
乾隆回到乾清宫,看到一个最不想看到的人,周珩。
嘶,真让人头疼,自己臣子是自己的情敌,乾隆早就查了当年周曹二家的关联,知知还和他订婚过,做了知知十年的未婚夫,岂让他不妒忌才怪。
若是没有那件事,和知知生儿育女的人就是周珩了。乾隆心中自然不快,对周珩,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能挑刺的,无刺也能挑出刺来。
嫌这不好嫌那不好,一会嫌他写的旨意,字丑,一会又嫌,文字意思表达不够准确。反正就是嫌七嫌八的挑事。
一旁的大臣都无语了,这位状元郎出身的周大人,这一手好字可是出了名的。大臣都心里无奈,万岁爷就您那狗啃难观的正楷,还跟白生似的呢,没点风骨,更不如先帝爷呢。
富察·福敏直接开口打断乾隆作法,慢悠悠的,“万岁爷,这时间可不等人,别让周大人再重抄一遍了罢,微臣觉得这次写得极好了,不用再改了,万岁爷快戳玉玺印罢。”都不知道乾隆在抽什么风,今个儿怎么一直针对周大人啊!
周珩拿着手中的明黄圣旨,递过去,对上乾隆的视线,心里暗暗不敢动。两人都心知肚明。
因为知知,他放弃了知知,更是避曹家不及,周家没有出手帮曹家,更是在万岁爷抄曹家的时候推了一把。
除此,他很快又另娶他人为妻,知知入宫,与知知更不可能了,他无能,即使入朝为官了,更护不住知知,也护不住曹伯父,伯母,知知的妹妹。
只有龙椅上的这人才能护的住知知。与知知只能是同为陌路的陌生人罢了。十年的未婚夫妻关系又如何,朝变夕化。
他始终不是知知的良人。负了她。
而顶上的这位万岁爷虽不是良人选择,但,是最能护住她的人了,听宫里传闻,万岁爷极宠爱知知。她过的好,他这愧疚感也稍稍减轻了。
乾隆戳个玉玺印都能印出火气来,一直冷眼刀子刮着周珩。
周珩无奈,万岁爷就算生刮了他,也无人敢置喙些什么。
乾隆与其众臣在商讨着要事,便没有对周珩怎么样了。
良久,终于商量出了一个结果。等众臣离去后。
只是商讨完后独独留下了周珩。
乾隆让李玉等人都退出去后,立马变了个脸,冷然浸这冷气。
乾隆幽幽的看向他,“周大人,听说你家福晋有喜了,真是好福气啊……”
他和知知的孩子却没了。
周珩心下一冷,万岁爷这是又发什么疯,当初逼着他写退婚书,现在又要干什么。他福晋有喜了又有什么关联?
硬着头皮回着,“微臣,多谢万岁爷关心,福晋刚满五月。”
乾隆不管他就是要发发疯,怎么了。为何他和知知的孩儿就留不住。说起来,周珩也有错,没事给知知带什么家书,知知的家书也不轮到他代为处置,周珩算什么人。
只不过是一个前未婚夫罢了,又没和知知成婚。
乾隆轻飘飘吐露着恶毒的心声 , “周珩,你好大的胆子,朕让你成婚,可没有让你生子,你竟敢违抗圣旨。”
“也是,你哪配的上朕的知知,不过半年,另娶他人,且胎儿都五月了,这移情别恋的速度比朕还无情,知知若是知道了,更是要对你鄙夷了。知知从前喜欢你是不错,这也罢,可以让知知看清楚,这十年的未婚夫,周大人是何等的“良人”。”
乾隆觉得自己渣,可自己可没有周珩来的无情,还以为有多大能耐抗压呢,只不过给他爹递了个口谕,有收拾曹家的苗头,周珩立马权衡利弊,与知知退了婚,与他下放口谕只不过相隔了三天时间罢。
从小青梅竹马,十几年情分,却抵不过周珩变心的如此之快。三天便能改变一个人。
周珩心里气的很,还好意思说他,若不是乾隆一纸圣旨,让他与知知退婚,周家,曹家必有一家要倒,还黑吃黑,周家的大半家底交出去了才勉强留下了一个壳子。
他就没有见过万岁爷如此无耻之人,明明就是君夺臣妻,还说的冠冕堂皇。
周珩直视他,直言不讳,“万岁爷,让臣与知知退婚的人,是您,让臣立马与福晋成婚的人也是您,您究竟要臣如何做,才肯放过臣。”
“知知已为天家皇妃,臣自知放弃娘娘的那一刻起,臣愧对于昭妃娘娘,从未在娘娘面前说过万岁爷的不是,臣也真心祝福万岁爷和娘娘,百年好合。臣自知臣无能,毋有万岁爷的能力,这天下都是万岁爷的,臣无话可说,对于昭妃娘娘,臣只有愧疚和不安。”
“万般前尘已是过往云烟,臣已经放下,万岁爷为何又纠着不放呢?”
周珩想不明白乾隆发什么癫,见他一次就整他一次。
(史实上乾隆的书法确实是不如雍正的,只能说写的一般,作者这也是夸张化的表达了章总的字一般,还有特殊的爱好,贼爱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