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国纲不知道是不是该认命了,还是怎么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康熙屁颠屁颠的跟姝儿后头,孔雀开屏似的,求贴贴。
还一脸冷漠拦了一下鄂伦岱想上前的动作。
“阿玛,您不是反对的吗?怎么还拦着我啊?姝儿她……”鄂伦岱愤愤不平。
“鄂伦岱,如果是天定良缘的话,让姝儿试试也无妨,或许这次注定是有缘还是无缘,除了人定胜天,还有天时地利人和。姝儿不会让自己吃亏,你这大哥也应该学会放手让妹妹自己去飞了。”佟国纲叹气,让姝儿玩弄玩弄他怎么了,该的。
似乎看上去也是挺爽的,那脸上微红的巴掌印还在呢。
鄂伦岱:???
这是背着他又达成了什么的交易不成?
佟府假山花园。
亭台楼阁如云,假山奇石罗列,漫步于绿荫花径之间,只听清泉潺潺流淌,奇葩异木间传出阵阵莺雀啼鸣,和花草间的虫吟声相互应和,此起彼伏。
姝窈很不耐烦的样子,睨着一直跟在她身后的人,走一步,跟一步,有些烦躁。
“你为何一直跟着我……不务正业,折子不批啦?不用处理政事啦?一天到晚游手好闲的,你闲得慌啊?”别别扭扭凶他道。
“窈窈,今日休沐来看看你,以往,你是最喜欢与我呆一块玩的。倒不似从前了,是我不好……”康熙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什么。
梁九功跟在后头暗暗吐槽着,万岁爷您是怎么敢说出口的?是谁前两日不停歇的批折子,只为挤出时间,出宫。
“停……”
“你也会说是从前,从前或许是把你当兄长,像阿玛,大哥一样依赖,可是现在……我对你,很陌生……”
“你若是被不认识的人缠上,你也会觉得厌恶,烦躁的。婚书的事,应该从你成了婚那一刻就该结束的,不是吗?我们这般的纠缠不清,没有个了断结果也是有问题。”姝窈尽量组织着不是恶劣伤人的话去说他。
“纠缠”,“了断”,喃喃念着两个词。所以,还是怨他的。
“窈窈,不是的,若不是喜欢在意,为何玉佩你也随身不离的带着,为何你总是拿着我画的纸鸢……”为何不记得他了,却记得不断重复去做,他们约定好一起要做的事。
吓得姝窈手一松,纸鸢落地。这是她房里挂着的纸鸢又怎会是他画的,离谱!
康熙弯腰捡起,拿在手中,垂眸低眉,委屈道,“你喜欢放纸鸢,总喜欢在这假山边这块地方放,这里以前不养荷花是养的锦鲤,你调皮借着放纸鸢的借口,来捞锦鲤。因为你想尝尝锦鲤的味道,是不是比膳房做的鱼好不好吃……”
姝窈心一惊,他是怎么知道她想去捞荷花池的鱼?她也没和未夏说过。
“你喜欢射箭骑马多过读书,你说过,要像你阿爹一般,做个大英雄。上战场杀敌,保一方平安。这就是你喜欢苦练箭术,马术,剑术的原因。”
“你还说过当一国之君,要学会体恤底层的百姓,要眼见为实,去看过地里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改旧政,推新策,我都有听你的,照着你的话去做。你想看到你阿爹所念所想的百姓安居乐业,我努力着,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可唯独你却不记得了,窈窈,你到底要我如何做?”康熙低低的询问声,一点一点击碎她想对他的恶语相向。
她是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原来她的箭术,马术这么好,是想跟她阿爹一样当大将军。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现有她仿父从军?
“对不起,我是真的记不清你了,你做的很好,就一直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了,总会有人看到你的政绩,不必耿耿于怀无用之人所说的话。只是我们好像……真的不太适合!”
姝窈过了脑子里的记忆,是真的一点也没有关于康熙的记忆,连模糊的印象都没有。
委婉拒绝了他。
姝窈想的是,佟佳云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佟妃,也会是以后的孝懿仁皇后,跟她没有一点关系。自己还是不要去掺和,沾边。
她怕她发癫,一不小心就捅人几刀。她接受不了,自己如怨妇似的独处深宫,日日看着他宫夜夜笙歌。
康熙心里甚不是滋味,凭什么只忘记他一人。破防了。
“窈窈,我不会逼你,你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可以等你愿意的那天。”哀声叹气的求着。
他一开始就很清楚,以权势压着她,别说看她一眼了,下一刻她就敢跑到天涯海角去,找也找不到的那种。
所有强硬的方式都不能去用,她不喜欢他强势独断的样子。好,他可以装一辈子,温润如玉的模样。
姝窈隔着一只纸鸢的位置狐疑的看向他,眉眼温和,不似作假的模样,反倒是她拒绝的话,受伤的眸色。
怎么感觉怪怪的。很熟悉。总感觉自己好像上过无次数的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还是皇帝,说话不算话的话,喝水噎到,走路摔倒……”掰着手指,一个一个数。
异口同声的,“吃饭没有菜,倒霉孤寡一辈子……”
她惊了,她还没说完呢?他是怎么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
现在能够确定的是,眼前的男人真的很了解她,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她无形中就失了优势。
???怎地吃亏的还是她?
“学我说话干什么,不准学我……你吓唬我的事,还没过呢!”嗔了他一个白眼,自己体会。
“好,不学窈窈。窈窈是想先放纸鸢还是要捞荷花池的鱼,我们是垂钓还是拿竹刀插收。”康熙一下子转移话题,不聊这个,切换到她喜欢做的事上去。
这要是内阁大学士看到了,恨不得挖瞎自己的眼,这这这,万岁爷做的事是一件比一件离谱了。甚至多年后,众臣府上养的锦鲤少上那么几条也不太知晓。直至发现,作案现场还留了痕迹。才知道当年的源头在这。
不学无术,“上梁不正下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