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茶气的乔砚川可不就接着台阶往上走。
至于雍正,是雍亲王又如何?
康熙不看身份,但注重能力和嫡庶之别。
只要太子不犯错,没人能取代了去。
至于父子之间的关系如何,那也是他们自己的关系。
乔砚川早早就看明白了康熙这人,护短。
而且又是他亲自培样的孩子,定是寄予厚望的。
又怎么会不心疼。
乔砚川淡淡的语气道着:“届时还请太子殿下和诸位王爷,贝勒爷莅临寒舍做客。”
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他和宜娘的婚宴,不仅要大办更要特办。
医馆和书肆,书院的人都请。
他就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家的宜娘,嫁他比在雍亲王府更好。
康熙满脸欣喜万分地摸着胡子,“都好,都去。朕要带着皇后的心愿一起去圆圆的婚礼见证。”
原本表妹没有见到的,他一一都要替表妹看看圆圆的幸福。
既然上了玉牒,那就是要从宫里出嫁。
康熙想了许久,还是得从承乾宫出嫁更为名正言顺,正好让佟贵妃操心去。
宫里许久也是没有办过喜事了。
上次的喜事还是老大家的双胎出生。
由于身体娇弱就没有大办洗三礼了,等百日宴老大家的孩子养好了些再大办。
沾沾喜气也是沾福气的寓意。
康熙甚是满意地说着: “此事就这么定了,日后荣郡王有你这个阿玛教导着朕也可放心了去。”
弘晖有福气,文武双全的父亲。
倒也不用忧愁了他孙儿的功课,本身圆圆就是会教孩子的。
康熙就更不会担心了。
雍正在下面气得都快要疯了,乔砚川是弘晖的阿玛。
那他算什么?
明明他才是弘晖的生身父亲。
皇阿玛也不愿让他去接触弘晖。
宁可把皇家子嗣交给一个外人来抚养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不就是让宜修回雍亲王府,他没有做错 。
胤禛故意说着挑事情 :“皇阿玛,弘晖是儿臣与圆圆的孩子。终究是您的孙儿,又是皇室血脉怎可入乔家?”
他没有,谁都休想跟他抢。
大不了把弘晖的抚养权抢会来。
就差没说乔时节夫妻俩对弘晖不好了。
乔家的族谱是最苛刻的,只有嫡子女才能族谱,庶子庶女另起本家谱,叫乔氏旁系。
与弘晖非亲非故的。
还想要弘晖做了乔家子嗣?休想!
乔砚川接着他的话不屑着:“这事就不劳四王爷担心。”
转头淡定向康熙行礼解释:“儿臣与父亲母亲商议过,即使儿臣与圆圆有无孩儿。晖儿都会是乔家嫡系嫡长子。另晖儿已有乔姓新氏——乔宜義,已进族谱乔家第四十七代一列。”
他雍亲王做不到的,不肯给的身份。
乔砚川愿意,他更期待弘晖入了乔家族谱更好。
宜娘以后也不用受生育之苦。
他母亲原是生了他的缘故,身子才更差。他心疼母亲,也更心疼宜娘的身子。
原就是在雍亲王府磋磨了许多年,身子骨本就不好。
所以,他不要宜娘受这样的苦。
生育孩子本就是在鬼门关走一趟。
胤礽,胤禔和其他人听着更是一惊。
这莫不是疯了?
是个男人都会想要自己的血脉,而乔砚川不要。
拿弘晖继作嫡嗣一脉。
这不管是放在哪一家都是惊愕的存在。
莫不要说弘晖还是雍亲王的孩子,这不是他自己的孩子。
乔砚川都是不在乎的吗?
康熙听着越是满意了,乔砚川这是随他父亲的恋爱脑,好啊。
好极了。
康熙忽然想起来这件事他还想着怎么去解决呢,这倒是一下子解了难题:“好好好,你这个提议好。朕也准了,不管弘晖的身份如何,弘晖是乔家子嗣,皇嗣都无碍。只要弘晖健康长大才是最要紧的。”
谁待孩子好,才是疼爱孩子的人。
父母之爱子,为计之深远。
哪怕他百年之后,不管是圆圆还是弘晖都会有乔家这个依靠。
他算是放心可以和表妹说一说了。
这样的感情,是表妹想要看到的。
爱屋及乌,乔砚川珍视圆圆自然是珍惜珍重圆圆身边的人和物。
哪怕弘晖不是他的孩子,就如当年老四不是表妹的孩子一般。
表妹依然可以把老四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
老四又有什么好介意的,当初娶了圆圆又不责任的人也是他。
如今圆圆有了更好的归宿,他倒是不满意了。
康熙暗暗地骂着老四, 真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