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为臣之道,就永远不能沾染别的,只能当一个唯君王命是从的忠臣?
即使君王自己变了,忘记祖宗基业、治下军民?
不能,一直以来的教育告诉蓐收不能。
所以另一份记忆里的他才会把自己禁于此,在关键时刻,不理解少昊命令的情况下,依旧遵旨,鸣金收兵。
他不甘。
是,从经济、民生、文化等多方面、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大一统确实利大于弊。
可从那人忘恩负义地对皓翎下手起,他就不信对方真能做到公平?
替皓翎修筑堤坝,百姓感恩戴德?
要不是西炎趁皓翎不备,先行动手夺下城池,用得着他们来修?
数年的斗争里,战场死了多少将士,受到牵连而亡或逃难陷入贫苦的百姓有多少?痛恨西炎的百姓有多少?
感激?那不过是极个别人被西炎不要脸地夸大了。
真如书中少昊所言,把玱玹当国君培养,一早期待他统一大荒,那些年里西炎和皓翎的斗争、死的人算什么?
一早把皓翎、祖宗基业拱手让人算了,虽然那帮皓翎朝臣不可能会答应。
作为主将,蓐收看到、经历的太多。
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向野蛮的侵略者认输,自此让皓翎消失,皓翎人实际低西炎人一等的。
更何况那时他们已将失去的城池夺回,连胜数场,士气大涨,反啃咬下西炎的骨头完全不成问题。
若非如此,他可能也不会生出那一丝不甘。
不愿、不甘也没办法,他是一个臣子,背后余下青龙、羲和两部,为顾全场面话上的大局俯首听命。
蓐收麻烦事真多。
不能不信那份多出的记忆,也不能完全信任。
无论日后皓翎和西炎间是否真的会发生战争,他做不到什么都不干,听天由命。
至少得清除皓翎内部积年累月产生的毒瘤,探探少昊的态度,改变他的想法。
否则‘再’次到常年不休的战争,将祖宗基业送出去,忠心耿耿的青龙部、羲和部不得不离开故土,迁到偏远荒凉之地的地步,他肯定会后悔。
见蓐收皱眉,辞玉坐到他腿上,一边替他按着眉梢边的穴位,一边柔声说。
辞玉什么麻烦事,我陪你一起啊,我很厉害,什么都可以做的。
温柔适中的力道让蓐收眉头舒展开来,他看着辞玉,眉眼微微往上弯,蕴含着无限的柔情,温声说了一个好字。
后面的事不告诉她没什么关系,能让她放下心就好,正如他从未想过同她说那本书没有一丝关于她的笔墨一样。
她是上天赐予他的珍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不管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方外之地有无平行时空存在、还是有人轮回重生,将一切记下来......
她都会永远陪着他,是他一个人的珍宝。
······
进入赤水,河道逐渐变宽,两岸都是良田。
时值秋季,稻子收割时节,一眼望去金光灿灿,好看得紧,河风吹过,还有稻香阵阵。
包括辞玉在内的不少人都站在船头,四处张望,只觉一片心旷神怡。
船继续前行,风光突然变化,引起了一些极少到赤水来,不了解之人的好奇心。
一岸河流枝干颇多,树木郁郁葱葱,另一岸却寸草不生,遥遥望去,仿若一片没有边际的荒漠!
阿念赤水水源充沛,多雨多雪,这里怎么会有一片那么大的荒漠?
玱玹第一次到赤水,小夭虽常年流浪,却因赤水靠近冀州,不会到此,也不知道。
倒是远远听到阿念声音的辞玉接过了阿念的话。
辞玉你们不是常年往外跑,连赤水都没来过?
阿念你知道?
阿念长进了,不气,还学着辞玉不答反问,辞玉笑呵呵道。
辞玉像我这么见多识广的人,当然知道了。
蓐收想到了一些往事,眉头微跳,不过并未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