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昭瞪了纪咏一眼,“就你聪明,就你什么都明白?陛下是什么心思,也是我们这些做臣子能去揣度的?好好做你的吏部左侍郎吧,纪见明。”
纪咏微微点头,恭敬地向窦昭行了一礼,“是,我的直属上司,吏部尚书窦大人。”
……
芙蕖身为帝王,即便在坐月子期间,也都是坚持隔着屏风处理政事。
而出月子之后,她更是抱着孩子一同上朝。
可以说,璇玑公主是从小从朝堂上长大的。
孩子生下来后,有了子嗣,也让芙蕖在推行改革时更加无所顾忌。
针对六部的改革,她的手段愈发凌厉。
第一步就是改革奏折制度,对于那些冗长无物的折子,一律打回重写,并亲自制定了各类奏折的书写规范,要求全国范围内推行。
尽管这一举措在实施初期遇到了不少阻力,但在芙蕖那不容置疑的强硬作风下,竟然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政务处理的效率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臣子们再也不用熬夜顶着烛火苦读冗长的折子,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
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朝廷的运作效率,在各臣子们间广泛赞誉。
第二步,也是最为艰巨的一步,便是科举制度的改革。
为何封建社会中,科举要考八股文?
这些不过是帝王用来驾驭群臣、稳固统治的权谋之术。
科举的首要目的,并非选拔人才,亦非教化万民,而是要将天下所有的才智之士囚禁于“八股”这一无形的牢笼之中,使他们沉溺于古籍章句,穷经皓首。
如此一来,这些人便难以心生异念,也不会轻易为歪门邪道所惑。
只要读书人安稳,即便世间有人想要造反,也不过是些乌合之众,草寇之辈,难以撼动大局。
但要说“八股文”全然错误,在芙蕖眼中,却也并非如此。
追溯“门阀”之起源,不难发现,其背后是世家对知识与技术的绝对掌控。
普通人想要突破阶层的壁垒,在世家的严密把控之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晋升通道被大族牢牢把控,普通百姓既无时间亦无财力去追求更高的地位,翻身无望。
若要改变这一现状,便只能依附于“门阀”,成为其家臣,这无疑会让“世家”愈发壮大,甚至凌驾于皇家之上,这显然是统治者所无法容忍的。
于是,“八股科举”应运而生。
那些“八股文”所考的“四书五经”,历经千年传承,成本极低。
只要肯下功夫,便有可能、有机会借此翻身上位,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跨越阶层的可能。
芙蕖改革科举,并非要彻底否定“八股科举”,而是要在其基础上进行革新。
再加上,芙蕖拥有一个如同“开挂作弊神器”般的组织——逍遥阁。
逍遥阁富可敌国,其一年的收入,比全国十年税收的总和还要多。
可以说,金钱可以解决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芙蕖这种大公无私、愿意将私产挣到的钱充作公用的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作者有话说我的天,这些就跟论文一样难写。我想一笔带过,但又想尝试写一写基建强国文……_(:з」∠)_ 我的床需要我~但还是要再坚持写几章~
作者有话说感谢读者宝贝们的收藏、点赞、打卡、评论、花花、金币、会员,爱你们,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