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远处,安国二皇子洛西王李镇业和大皇子河东王李守基早已率领一众文武官员在此迎驾。李镇业身着华丽的锦袍,身姿修长,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聪慧与狡黠;李守基则身形魁梧,面色刚毅,一袭黑色劲装尽显其沉稳霸气。
待安帝的车架渐近,兄弟二人赶忙上前,恭敬地跪地行礼:“儿臣恭迎父皇凯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众人也纷纷跟着跪地,高呼万岁。
安帝从车架中缓缓走出,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起来吧。”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
李镇业率先起身,上前一步,满脸笑意地说道:“恭喜父皇旗开得胜,一举夺得三城,我安国声威大震,实乃父皇洪福齐天,将士用命。”
李守基也跟着说道:“父皇此次亲征,战果辉煌,让那些妄图与我安国为敌的国家,都见识到了我安国的强大。”
安帝微微点头,目光在两个儿子身上停留片刻,说道:“此次胜利,离不开诸位将士的奋勇拼杀,也离不开你们在朝中的协助。这三城的归属,将对我安国未来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你们都要好好谋划,为我安国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兄弟二人齐声应道。
此时,归德原上,阳光洒在众人身上,一场围绕着安国未来的暗潮涌动,似乎也随着安帝的归来,悄然拉开了帷幕。
……
在安国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一场关于封赏的议论正激烈进行。初贵妃身姿婀娜,面容艳丽,她目光坚定地看向安帝,声音清脆:“陛下,李同光生擒梧国帝君,此乃天大的功劳,依臣妾看,这功劳足够封侯。”
安帝微微皱眉,未置可否,只是静静听着。这时,站在一旁的河东王李守基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李同光虽立下大功,可他虽是公主血脉,却也流淌着梧人卑贱的血脉。封侯之事,关乎国家体统,还望父皇三思。”李守基神情严肃,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态度。
安帝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流转,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李同光之功,朕自然知晓。只是这封侯一事,关乎重大,容朕再斟酌斟酌。”安帝的声音沉稳,却让人难以捉摸他心中的真实想法。
初贵妃心中焦急,还欲再言,却被安帝抬手制止。安帝的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李守基则微微低头,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弧度,站在原地等待着安帝的进一步指示。宫殿内一时间安静下来,只有众人轻微的呼吸声,这场关于李同光封侯的争论,也在安帝的沉默中暂时搁置,而李同光的命运,就如同悬在半空的丝线,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
夜幕深沉,华灯初上,李同光独坐于府邸庭院,望着天上那轮孤月,心中烦闷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