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十五年,春,三月初三
巍峨的宫墙屹立于大周的差宫城——朱紫城!长长的宫道上,停满了官府马车,熙熙攘攘,好不煊赫,只见一辆马车缓缓停下,随即从车中走出一名少女,身着浅蓝色宫装,一支碧簪捥住青丝,长发及腰,身姿曼妙,虽是年少,却难掩倾城之姿,待众人再欲细观时,她却早已隐入人群之中。“这是哪家的秀女?”这时,人群中早已有人按耐不住的问道。“听说是汝南王府的大姑娘”一名着浅绿色宫装的秀女向淡紫色着装的秀女回到“并不曾听说汝南王府有位大姑娘啊”“是新回京的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之女”又一位粉色宫装的我秀女回到“可这大学士与汝南王府有什么关系?”“这你便不知了吧,这大学士是当今汝南王的小儿子,汝南世子的幼弟,这位秀女是汝南王的孙女,世子的侄女,这回明白了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边厢几位秀女正在热切的讨论着周安怡,这边厢周安怡也正与几位好友热切的交谈着。
“元春,你怎么也来参加这次选秀了”“我家里哥哥们不争气,我家老祖宗和我父母也只好想出这个法子来维持家里的富贵了,哎,不说我了,你怎么也来了?”“上头要我参选,我又有什么法子?我听说要给咱们几个出身尊贵的秀女指婚皇子呢!但愿上头发发慈悲,能给我们指婚同一个皇子,这样咱们几个也不用分开了,不过这个可能微乎其微,上头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正所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上头要的是相互制衡”“哎,元春姐姐,你边上的这位是?”“哦,瞧我这脑子,说了这么久,我竟忘了给你们介绍新朋友了,这是秦可卿,我母亲旧年认的养女,和我一样,一直养在我家老宗祖膝下,因着体弱,一直没出来过,所以你们都不认得她”
“好了,这回认识了,秦姑娘今年多大?”“上年才过了及笄之年,今年十六了”“我叫王熙鸾,今年十七了,你就叫我一声姐姐吧”“王姐姐好”“好好好,秦妹妹好,往后你就是我亲妹妹了,我来罩着你!”众人不知道的是,她们说的话都被一位黑衣男子听到了“那个叫王熙鸾的,到是有趣!”“主子的意思是?”“不过是同你玩笑几句罢了,瞧把你紧张的!”说着,黑衣男子便羞红了脸,飞也似的逃走了。那边厢黑衣男子飞也似的逃走了,这边厢王熙鸾还在对着秦可卿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众人:“秦妹妹,这位是吏部尚书之女赵玉棠赵姐姐,今年十九了!”“赵姐姐好!”“秦妹妹好!”“这位是户部尚书之女钱玉婉钱姐姐,今年十八了!”“钱姐姐好!”“秦妹妹好!”“这位是京营总兵之女孙玉柔孙姐姐,与我同岁,但比我还大两个月,今年也十七了!”“孙姐姐好!”“秦妹妹好!”“这位是礼部尚书之女李琦李妹妹,今年十六了,倒是与你同岁,只是不知生日是?”“我九月初一。”“我九月初三。”“那秦妹妹就管李妹妹叫姐姐吧!”“李姐姐好!”“秦妹妹好!”“这位这汝南王府的周宜安周姐姐,今年十八了!”“秦妹妹好!”“周姐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