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在村子里的搜寻工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傍晚时分,包拯和展昭准备离开王军的家,前往其他地方继续寻找耀祖的线索。
在离开之前,包拯郑重地对王军说道:
包拯王大哥,你放心,耀祖的事情,我开封府接了。包拯一定竭尽全力帮你找回孩子。
王军感激地看着包拯,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知道,包拯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有他出手,找回耀祖的机会大大增加了。
包拯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边,又看了看周围的村子,沉声说道:
包拯根据我们的分析,孩子在村里失踪的概率很小。我们打算回客栈,找那里的掌柜和孩子问问情况。
王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王军我跟你们一起!
包拯微微皱起眉头,他理解王军的心情,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解释道:
包拯王大哥,虽然孩子在村里失踪的嫌疑降低了,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你就留在村里,万一有人向你提供关于耀祖的线索,你可以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这样,我们也能更快地找到孩子。
王军听了包拯的解释,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他的用意。他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并同意留在村里等待消息。
包拯和展昭离开了王军的家,前往客栈的路途。
王军他们所在的村子距离镇子并不算太远,一行人走在通往镇子的路上,夜色渐渐降临,周围的景色变得朦胧起来。展昭看着前方,突然开口问道:
展昭包大哥,那孩子到底是怎么失踪的呢?我在村里打听的时候,听到村民们对王大哥一家赞不绝口。他们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还经常将自己种的蔬菜免费送给他们。这样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仇家吧?
包拯沉思了片刻,回答道:
包拯确实,从村民们口中听到的王军一家都是善良勤劳的人,不太可能有仇家。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也许耀祖的失踪并不是因为仇家,而是其他的原因。
公孙策接过话茬,分析道:
公孙策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贪玩,不小心走远了。或者是被人贩子盯上了,毕竟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展昭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公孙策的看法。
包拯、公孙策和展昭三人回到客栈,丁掌柜看到他们这么晚才回来,热情地迎了上去:
丁掌柜几位客官,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包拯从怀中掏出自己的牙牌,向丁掌柜展示道:
包拯我是开封府的包拯,已经接下了王耀祖失踪一案。丁掌柜,还请你配合一下我们的调查。
丁掌柜一听是开封府的包拯,心中顿时充满了敬意。他深知包拯铁面无私,公正廉明,是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于是,他连忙作揖道:
丁掌柜原来是包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我与王军一直是商业往来关系,他家耀祖失踪我确实不知情啊。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包大人尽管吩咐。